此番随父皇出征,半年有余,他们仿佛一下就长大了。
百姓的疾苦,他们记在心里!
士兵的伤痛,他们感同身受!
战争的残酷,他们亲眼目睹!
以治止战,以统止战,才是终极良药。
略一思索,定王朱慈炯急忙开口道:
“父皇,儿臣一路走来,感慨颇深。”
“父皇的恩田政策,才是平息天下战乱,挽救黎民百姓的治国良策。”
“民有恒久之田,就有希望,就有动力,就会感恩父皇,心归父皇。”
“儿臣认为,这些易生事、滋事的藩属之国,唯有设省、行政,大明的律法、父皇的恩德、华夏的文明,才能普照万民,归化夷蛮。”
崇祯欣慰点头,笑道:“这半年来,朕忙于军事,疏于教导。慈炯能有此番见识,真是大大出乎朕之预料。”
“看来,我朱家皇子、宗亲子孙,就该多多历练,才能悲天悯人、匡扶社稷。”
崇祯说完,永王朱慈炤深受触动,也急忙进言:
“父皇,这些年,战乱频仍,大明宗亲,遭戮最多,多已凋零。”
“此次征辽东、征朝鲜,特别是临津江一战,足以证明,朱家子孙,还是能忠于父皇、扛起重任。”
“多设行省,自然是好。”
“可儿臣以为,还需加一宗亲藩王以镇之,既查百官、又查民情,对父皇负责,也对大明负责。”
朱慈炤说完,崇祯眼前一亮,众将士亦眼前一亮。
这些年,朝廷上上下下、两京一十三省,对朱家藩王成见颇深。
自从崇祯取消官府供养藩王粮食,又清查各地藩王土地田亩、分给无地百姓之后,才稍有改观。
此时,再封藩王,可行吗?
崇祯坚定认为:可行!
开口道:“我儿慈炤之言,甚合朕心!”
“设省行政,一体治理,是归化为大明版图的标志。”
“设藩王镇守,恩扶百姓,守边护疆,是皇家宗亲的职责。”
“再说了,今日之朱家藩王,无须地方恩养,并非国之蛀虫,而是恩德之所在。”
“故,朕欲设一藩王,永镇汉江省!”
崇祯此言一出,一言九鼎,一举奠定汉江省之未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吴三桂、王永吉带领一众文臣武将,立马高呼万岁。
开疆拓土,武将荣光。他们能跟随崇祯皇帝,复兴大明,开创历史,是他们激动不已的荣幸。
山呼完毕,崇祯轻轻一笑,转头看向一众皇室宗亲。
开口问道:“诸位宗亲,这汉江省之地,冬日苦寒,土地贫瘠。刚刚归化,百废待兴。”
“但对大明,又极其重要,不可不治。”
“不知诸位宗亲,谁愿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