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姐夫,狠狠的宰他们吧
廖老大人火了,那名声犹如春日里破土而出的豆芽,昂着头,向着光,势如破竹般冲破桎梏从土壤中冒出头,在肥沃的土壤中茁壮长成。
一连三日藏书楼门口都是排着队买书的人,口里说着的都是书本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不少人都在感慨,如此好书居然能被他们用并不昂贵的价钱买到,这是他们的福气。
张宏达趁机又将好些书都摆在了显眼的位置,用文绵绵的话来说蹭一蹭赵老大人带来的流量,带动一下销量。
如此场面让那些原本很犹豫的人都将自己的书送到了藏书楼,希望下一个名利双收的人就是他们,张宏达一夜没睡,第二天就找到了文绵绵,提议请城中德高望重的人帮着审阅书本,判断是否能发。
文绵绵否定了他的提议,“对我们而言就是卖书赚钱,只要这书本有用,没有问题,不管写书的人是谁我们就可以考虑发出去,价钱定的低点就成。”
“都是要给人免费看的,看的好他就买,觉得不好就不买,长期卖不掉就给他下架。”
“请一些人来审查能不能发,这里面少不得就要掺杂人情,要是你请的人给你一本狗屁不通的书让你发,你发不发?”
人情世故这四个字最难,她并不希望在这个环节让外人掺和进来,有道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到时候骑虎难下为难的还是她。
张宏达眉头轻蹙,说自己还是把事情想的简单了,文绵绵笑道:“这事原本就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藏书楼的书不涉及科举,书本内容应当保罗万物。”
末了又说会尽快给他挑两个灵活些的人送过去,专门负责审核那些送过去的书,内容可以包罗万象,但价值观要正确。
院子里孩童的笑声不绝,小火苗和锦儿还有小蔓蔓今日高兴坏了,因为放假的文溢清带了同窗回来玩儿,也不知道是不是小娃娃都喜欢和大孩子一起玩儿,你追我赶的热闹的很。
“老大人书里面的那些道理廖家儿孙怕是时常被老大人念叨叮嘱并不觉得稀罕,但对外面那些学子来说却是可遇不可求的。”
此刻想哭的大理寺卿默默站了出来准备开罪所有人,提议增收遗产税。
“老六这一步走的.”
“谢爱卿的提议甚合朕意,此事就交由大理寺和户部一同商议,尽快拟定章程,只一点,贫者无需缴纳。”
华旌云会心一笑,这下两位兄长都有忙不完的事,应该没有功夫来惦记他了。
他总觉得外面的评价实在是太高了。
“有时候我们唾手可得并不觉得珍惜的东西,却是有些人为之付出许多努力也不见得能得到的。”
何况东枢头多少有钱人?
随着他的分析,华旌胜豁然开朗,农田治理那就是能接触到粮食,且若是办成了功劳甚大。
就在华旌胜要站出来领了这个差事的时候,他的好大哥华旌昌比他快了半步,同样是要领了这个差事。
“王爷手里的差事虽然不少,但没有能与之抗衡的,早前皇上召见粮商,加上今年多地干旱,属下斗胆猜测皇上怕是对农田这一块有了新想法。”
见了华旌云那些小子都跪下了,能进问心书院的娃娃已经是小大人,多少知道一些道理,分得清权势地位,华旌云和气让他们起来,“进门就是客,你们玩儿就好。”
“我朝不是没有出现过上一任家主故去,下一任家主摒弃上一任家主的责任,最后责任落到朝廷头上的事。”
老大人的压力也很大,他倒是风光了,但他的儿孙若是和风光没半分关系,他的老脸一样没地方放,必须要更加严厉的约束他们,让他们更加的出色。
“若是有继承法作为约束,这将是新任家主的依仗,律法会保护家族的财富,也能很大程度上避免的财富外流。”
但他们能站出来反对吗?
皇帝满意众人的神色,二十税一,一百两就是五两银子,十万两就是五千两,增收这些有钱人的税可比收百姓那点铁器税多的多。
说这话的时候又让她想起曾经听过了一句话:我奋斗了十八年只为了能够一起坐着喝咖啡。
那不就是告诉皇上他们不愿意?
但涉及利益问题,皇帝他们也敢得罪,就在有人准备站出来的时候,镇国公先一步站了出来“老臣赞成谢大人的提议,家族选定的继承人既然享受了权利,那就要一并接受上一任家主的责任。”
见了文绵绵到来众人赶忙行礼,对这个将他们祖父推上神坛的人十分佩服,寒暄了几句后廖老大人就问了,“安南王妃,老夫的书你没自己加什么进去吧?”
农田这事原本就是户部的责任,但在户部手里并没有什么令人称道的地方,皇帝此刻说出来不少人就心动了起来。
他们一动,支持他们的人也都动了起来,朝堂上很快就掀起了一番唇枪舌战。
小修睿在他脸上香了一下,“妹,乖。”
他的谋士们很是懊恼,哪里想到一个卖书的铺子也能轻易的将一位早就荣养在家,都快被人遗忘老大人推上神坛,这样的本事委实让人心惊。
要知道绝大部分的税都是针对于底层百姓,他们天然的享受着一切,让他们往外吐,这比杀了他们还难。
华旌云一回府他的儿子扶着门框站着和他打招呼,华旌云笑眯眯的上前抱起他,都听了这么久他多少也能猜出这小子的意思,“回来了,你今日乖不乖?”
“就算要比较,那北方和南方本就不同,也没人会将两处的要求算成一样的。”
“爹,哇啊。”
“这是属下等人的失职,并未设想过一个卖书的铺子还能这样来运作。”
这个方法虽然好,但又有问题,分别支持兄弟二人的朝臣都说了,好是好,但南方的良田本来就比北方的好,这不公平。
老六原本掌握粮食,但松林夫人和林家切割,算是损失了一部分粮食的来源,至于远在北襄的粮食.鞭长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