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星星小说网 > 历史穿越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九十九回 诸葛亮大破魏兵 司马懿入寇西蜀

第九十九回 诸葛亮大破魏兵 司马懿入寇西蜀(第2页/共2页)

公告:服务器硬盘损坏造成数据丢失!请重新注册用户。造成不便,敬请谅解!

孔明收了得胜的军队回到营寨,又打算起兵进取。这时,忽然有人从成都来报告,说张苞去世了。孔明听到这个消息,放声大哭,口中吐血,昏死在地。众人赶忙将他救醒。从这以后,孔明卧病在床,无法起身,众将没有不感动的。后人写诗感叹道:“悍勇张苞欲建功,可怜天不助英雄!武侯泪向西风洒,为念无人佐鞠躬。 ”

十多天后,孔明把董厥、樊建等人叫进营帐,吩咐说:“我感觉头昏沉沉的,无法处理事务,不如先回汉中养病,再谋划今后的大事。你们千万不要泄露出去,要是司马懿知道了,肯定会来进攻。”于是传出号令,让军队当夜悄悄拔营,都撤回汉中。孔明离开五天后,司马懿才得知消息,长叹一声说:“孔明真是有神出鬼没的计谋,我比不上他啊!”于是司马懿留下众将在营寨中,分兵把守各处隘口,自己班师回朝。

孔明把大军驻扎在汉中,自己回到成都养病。文武官员出城迎接,把他送回丞相府。后主亲自前来探望病情,命令御医为他调治,孔明的病情逐渐好转。

建兴八年秋七月,魏国都督曹真的病好了,于是上表说:“蜀兵多次侵犯我国边界,屡屡进犯中原,如果不剿灭他们,必定会成为后患。如今正值秋凉,人马都很清闲,正是出征讨伐的好时机。我愿意和司马懿一同率领大军,直接进入汉中,消灭奸党,以肃清边境。”魏主十分高兴,问侍中刘晔:“子丹(曹真字子丹)劝我讨伐蜀国,你觉得怎么样?”刘晔上奏说:“大将军说得对。现在如果不剿灭蜀国,以后肯定会成为大患。陛下可以行动了。”曹睿点头同意。

刘晔从宫中出来回到家,有很多大臣前来探望,问道:“听说天子和您商议兴兵讨伐蜀国,这件事怎么样了?”刘晔回答说:“没有这回事。蜀国有山川之险,不容易图谋,白白耗费军马的劳力,对国家没有好处。”众官都默默离开了。杨暨进宫上奏说:“昨天听说刘晔劝陛下讨伐蜀国,今天和众臣商议,又说不可讨伐,这是欺骗陛下。陛下为什么不召他来问一问呢?”曹睿立刻召刘晔进宫,问道:“你劝我讨伐蜀国,现在又说不行,这是为什么?”刘晔说:“我仔细考虑过,蜀国确实不可讨伐。”曹睿大笑。过了一会儿,杨暨出宫。刘晔上奏说:“我昨天劝陛下讨伐蜀国,这是国家大事,怎么能随便泄露给别人呢?用兵是讲究诡诈之道的,事情还没发生之前一定要保密。”曹睿恍然大悟,说:“你说得对。”从此对刘晔更加敬重。

十日内,司马懿入朝,魏主将曹真上表奏请的事情,一一说给他听。司马懿上奏说:“我料想东吴不敢动兵,现在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去讨伐蜀国。”曹睿就任命曹真为大司马、征西大都督,司马懿为大将军、征西副都督,刘晔为军师。三人拜别魏主,率领四十万大军,前行到长安,直接奔向剑阁,来夺取汉中。其余的郭淮、孙礼等人,各自取道前进。

汉中有人把消息报到成都。这时孔明病好已经多时,每天操练人马,学习八阵图的方法,都已经十分精通,正打算夺取中原。听到这个消息后,就把张嶷、王平分付过来,说:“你们二人先带一千士兵去守住陈仓古道,抵挡魏兵,我随后就率领大军来接应。”二人禀告说:“有人报告说魏军有四十万,号称八十万,声势浩大,为什么只给我们一千士兵去守隘口呢?倘若魏兵大批到来,我们用什么去抵抗呢?”孔明说:“我想多给些兵力,但又怕士兵们太辛苦。”张嶷和王平面面相觑,都不敢去。孔明说:“如果有什么疏忽失误,不是你们的罪过。不必多说,赶紧去吧。”二人又哀求说:“丞相要是想杀我们二人,现在就请杀了吧,只是我们不敢去。”孔明笑着说:“你们怎么这么糊涂!我派你们去,自有我的打算。我昨夜观察天文,看到毕星运行到太阴的位置,这个月内必定会大雨连绵。魏兵虽然有四十万,但怎么敢深入山险之地呢?所以不需要太多兵力,你们肯定不会受害。我会把大军都安置在汉中一个月,等魏兵退了,那时用大军追击,以逸待劳,我们十万兵力就可以战胜魏兵四十万。”二人听了,这才十分高兴,拜别孔明而去。孔明随后统领大军出汉中,传令让各处隘口准备好干柴、草料和细粮,足够一月人马使用,以防秋雨;把大军出征的时间宽限一个月,先发放衣食,等待出征。

曹真、司马懿一同率领大军,直接到达陈仓城内,却看不到一间房屋,找来当地人询问,都说孔明撤退的时候放火烧毁了。曹真便要从陈仓道进发,司马懿说:“不可轻易前进。我夜观天文,见毕星运行到太阴的位置,这个月内必定会下大雨。如果深入重地,一直打胜仗还好,倘若有什么疏忽,人马受苦,想退兵就难了。我们暂且在城中搭建临时住所驻扎,以防阴雨。”曹真听从了他的建议。还没到半个月,天降大雨,连绵不断。陈仓城外,平地积水三尺,军器都被淋湿,士兵们无法入睡,昼夜不得安宁。大雨连续下了三十天,马匹没有草料,死了无数,士兵们怨言不断。消息传到洛阳,魏主设坛求晴,却没有成功。黄门侍郎王肃上疏说:

以前的记载说:“从千里之外运送粮食,士兵就会面带饥色;临时砍柴做饭,军队就不能经常吃饱。”这说的是在平坦道路上行军的情况。更何况是深入险阻之地,开路前进,那付出的辛劳,必定是平常的百倍。现在又加上连绵大雨,山路陡峭湿滑,军队拥挤无法展开,粮草运送路途遥远难以接济,这实在是行军的大忌。听说曹真出兵已经一个多月了,却才走到山谷一半,修路工程浩大,战士们都去做劳役,这样蜀军就偏偏能以逸待劳,这是兵家所忌惮的。说到前代,周武王讨伐商纣,出了关又返回;说到近代,武帝、文帝征讨孙权,到了江边却没有渡江。难道不是顺应天时、懂得权宜机变吗?希望陛下考虑到水雨艰难的缘故,让士卒休息,日后有机会,再趁机行动。这就是所说的“让百姓乐于冒险,百姓就会忘记死亡”啊。

魏主看了奏表,正在犹豫,杨阜、华歆也上疏劝谏。魏主就下诏,派使者召曹真、司马懿回朝。

曹真和司马懿商议说:“如今连续阴雨三十天,军队没有战斗的心思,都有回家的想法,怎么禁止呢?”司马懿说:“不如暂且回去。”曹真说:“倘若孔明追来,怎么退兵呢?”司马懿说:“先埋伏两支军队断后,才能回兵。”正商议着,忽然使者来召他们,二人于是把大军前队变成后队,后队变成前队,缓缓退兵。

孔明计算着一个月的秋雨即将结束,天还没放晴,亲自率领一支军队驻扎在城固,又传令让大军在赤坡会合驻扎。孔明升帐,召集众将说:“我料想魏兵必定会退走,魏主必定会下诏召回曹真、司马懿的军队。我们要是追击,他们肯定有防备,不如任凭他们先退去,再谋划好的计策。”忽然王平派人来报告,说魏兵已经退回。孔明吩咐来人,传话说给王平:“不可追击。我自有破魏兵的计策。”正是:魏兵纵使能埋伏,汉相原来不肯追。不知道孔明怎样破魏兵,且看下文分解。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星星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x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