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船一路向南,舱内气氛沉静,无人再提及方才渡头的插曲。杨骏凭栏而立,望着江面粼粼波光,暗自思忖着抵达金陵后的应对之策;钟谟与李德明则在另一侧低声交谈,偶有目光扫过杨骏,神色难辨。
直到官船渐渐靠近三山渡码头,岸边人影愈发清晰,钟谟忽然凑近李德明耳畔,压低声音说了句什么。李德明脸色瞬间大变,瞳孔微微收缩,下意识看向杨骏的方向,神情里满是意外与几分凝重……
不多时,官船稳稳靠岸,跳板刚搭好,杨骏便率先迈步下船。他刚踏上码头的青石板,身后的李德明便快步追了上来,拉住他的衣袖,语气急促:“杨将军,情况有变!方才仲益兄告诉我,一会儿来迎接你的人里,有燕王李弘冀!”
“燕王李弘冀?”
杨骏闻言,眉头微蹙,心中满是疑然。他对南唐的印象,多停留在后主李煜与大小周后的传闻上,这李弘冀的名号,倒是头一次听闻,一时竟想不起是何方神圣。
一旁的楚昭辅闻言后,快步凑到杨骏身边,压低声音急道:“将军,这燕王可是南唐当今太子的有力竞争者!他性情素来刚猛,是朝堂上主战派的核心人物,之前一直在常州领兵抵抗吴越,如今突然回金陵,还亲自来接船,分明是来者不善,咱们必须小心应对,别落了他的圈套。”
杨骏这才恍然,原来竟是南唐主战的皇子。他抬手理了理衣袍,指尖轻轻拂过衣襟上的纹样,语气沉了下来,却不见半分慌乱:“既来之,则安之。他若想借迎接之名施压,咱们便接下便是——只要守住大周的体面,不违议和的初衷,任他有什么手段,也掀不起太大风浪。”
话音刚落,码头尽头便传来整齐的脚步声。一队身披明光铠的兵士列成两队,簇拥着一位身着亲王蟒袍的男子走来,那人面容冷峻,眼神锐利如刀,未及近前,便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威严,正是燕王李弘冀。
一旁的李德明见状,连忙上前半步,引着杨骏缓步朝来人方向走去,同时压低声音安抚道:“杨将军放心,冯相公也在这儿,有他坐镇,燕王定不敢太过造次,咱们先见过二位大人再说。”
话音刚落,码头两侧突然响起三声礼炮,轰鸣声响彻江面。早已等候在此的南唐官员们纷纷整理衣袍,快步上前,准备见礼。李德明加快脚步,率先走到李弘冀与冯延巳面前,躬身施礼,声音洪亮:“下官李德明,见过燕王殿下、冯相大人!这位便是奉大周官家之命,前来金陵议和的正使——杨骏杨大人!”
杨骏顺着李德明的引荐,抬眼望去——左侧的李弘冀身着亲王蟒袍,面容冷峻,眼神锐利如鹰,正上下打量着他,透着几分审视与威压;右侧的冯延巳则身着宰相官服,须发微白,面容温和,目光落在他身上时,带着几分探究,却无明显敌意。
他微微颔首,依着邦交礼节拱手道:“大周使臣杨骏,见过燕王殿下、冯相大人。此番奉我朝官家之命而来,望能与贵国共商和平之事,还望二位大人多多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