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愔声音低沉,“皇祖父,愿您在天之灵安息。”他的声音仿佛在为皇祖父祈祷。
李恽泣不成声,“皇爷爷,孙儿舍不得您。”他的声音充满了悲痛和眷恋。
李贞双眼通红,“皇爷爷,一路走好。”他的声音仿佛在为皇祖父送行。
停灵七日结束后,李渊被送往献陵安葬。那一天,天空阴沉,仿佛也在为高祖皇帝的离去而悲伤。
“皇爷爷,您一路走好!”李承乾悲呼,声音在空旷的道路上回荡,带着无尽的哀伤与不舍。那声音仿佛能穿透云霄,让天上的神灵也能听到他的悲痛。
李泰紧咬嘴唇,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可泪水还是不断涌出。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痛苦和迷茫,仿佛失去了人生的方向。皇爷爷一直是他心中的榜样和依靠,如今皇爷爷走了,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未来的日子。
一众皇子公主们望着渐渐远去的灵柩,满心的不舍。那悲痛的哭声在风中飘荡,如同一首哀婉的乐章,诉说着他们对皇爷爷的深深思念。他们的泪水如同断线的珍珠,不断滚落,滴落在地上,仿佛在为皇爷爷的离去而哭泣。
回宫的路上,李孝恭跟在李世民身后,气氛沉重而压抑。李孝恭看着李世民那落寞的背影,心中满是担忧。“陛下,还请节哀,大唐还需要您振作起来。”李孝恭的声音低沉而诚恳,带着对大唐未来的担忧。
李世民长叹一声,那叹息声中充满了无奈和悲痛。“朕明白,只是这心中的悲痛,一时难以消散。”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疲惫和哀伤,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
李渊葬礼结束之后,整个皇宫沉浸在一片肃穆与哀伤的氛围之中。然而,国家的事务不能因悲伤而停滞,贞观九年六月己丑,朝臣们心怀忐忑地齐聚朝堂,恳请太宗上朝听政。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众臣皆低头不语,心中既有对高祖李渊的缅怀,又有着对国家未来的忧虑。终于,一位老臣站了出来,他拱手跪地,声音颤抖却坚定地说道:“陛下,高祖葬礼已毕,如今国事繁多,亟待陛下上朝决断。还望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重振朝纲。”众臣纷纷附和,齐齐跪地请求。
唐太宗李世民坐在龙椅之上,面容憔悴但目光坚毅。他望着下方的群臣,心中感慨万千。沉思片刻后,他缓缓开口道:“诸位爱卿一片忠心,朕已知晓。朕应允上朝听政,然朕相信太子之能,细务仍委太子处理。”
此言一出,群臣心中稍安。李世民深知,太子李承乾经过多年培养,已具备一定的理政能力。将细务交予他,既是对他的锻炼,也是对他的信任。
唐太宗站起身来,声音洪亮而有力:“朕与太子定当齐心协力,不负众望,为大唐的繁荣昌盛鞠躬尽瘁。”群臣齐声高呼:“吾皇圣明,大唐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