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星星小说网 > 历史穿越 > 方剂杂论 > 第50章 白头翁汤

第50章 白头翁汤(第2页/共2页)

公告:服务器硬盘损坏造成数据丢失!请重新注册用户。造成不便,敬请谅解!

\"晨服汤剂急攻余邪,暮饮丸剂缓补脾阳。\"王守仁将蜂蜜缓缓调入茯苓粉,\"蜜丸需用桑皮纸裹三层,存在青瓷坛里用井水镇着。\"药香氤氲中,白术少年正教张明远揉按公孙穴,每按三下必轻提一次皮肉。

七日后的清晨,张明远在医馆后院练八段锦。当他做到\"调理脾胃须单举\"时,茯苓姑娘突然现身托住他手肘:\"气沉丹田,想着脾主升清。\"白术少年则往他脚边撒了把炒米:\"足踏艮位,土气自生。\"

王守仁立在廊下观察患者步态,见其足跟落地已无虚浮之象,转身吩咐阿桂:\"把药膳方子给他——山药需选怀庆府的,莲子要湘莲而非建莲。\"忽听得药圃里白头翁花簌簌作响,白蕤的虚影在晨光中微微颔首。

霜降那日,汴京东市的早集格外热闹。张明远跟着茯苓穿梭在人群里,竹篮中渐渐堆起怀山药、湘莲子和老姜。白术化作褐衣少年走在后头,指尖轻点商贩担子:\"这薏苡仁色青粒小,定是汉水边的佳品。\"

医馆灶间雾气缭绕,砂锅里翻腾着金黄的粟米粥。茯苓将山药切成玉簪薄片,每切一刀便念一句:\"甘淡渗湿需配旋覆花露。\"案板上的山药片突然泛起柔光,竟化作梳双丫髻的小童,捧着荷叶接晨露。

\"该我了!\"湘莲子从篮中跳出,落地变成红衣少女,腕间红绳系着去芯银针。她旋身跃入陶瓮,瓮中清水顿时漫出莲香。白术往灶膛添了把陈艾,火苗里忽现八卦图形:\"武火煮沸文火熬,要合离卦转坤卦。\"

张明远看得入神,忽觉指尖微痛。低头见砂锅沿探出粟米穗,正轻啄他手指:\"郎君该学搅粥了——顺时针七转逆时针三转,合洛书之数。\"铁勺搅动间,米油渐渐凝成金珀色,粥面现出山水纹路。

午后阳光斜照诊堂,王守仁正在教授五音疗法。角调木音从青桐琴弦流出,秦皮伴着乐声在宣纸上勾勒肝经走向。\"木郁达之,角音入肝。\"老医师指尖按在患者太冲穴,\"你赶考心切,肝气横逆克犯脾土。\"

窗外忽然飘进笛声,却是白蕤坐在榆树上吹奏《紫竹调》。笛音清越如泉,与琴声交织成网。张明远闭目静听,只觉肋间胀痛随乐声化入秋风。再睁眼时,砚台里的墨汁竟凝成\"松静\"二字。

月明星稀时,白术带患者到后院练\"脾胃导引术\"。但见他双足分立与肩同宽,掌心向上如托玉盘:\"此式名'金粟归仓',需配合足三里呼吸法。\"随着动作展开,地上竟现出淡淡光晕,隐约构成足太阴脾经的流注路线。

茯苓在旁轻笑,菌丝锁链化作星光点点:\"试着想象五谷精华从涌泉穴升起。\"张明远依言而行,忽觉脚底生暖,有金线顺着三阴交缓缓上行。秦皮适时弹出青丝,在他任脉要穴结成珠串,防止精气外泄。

寒露前夕,王守仁带众人登上汴河堤岸。老医师指着远处收割的稻田:\"看那稻穗低垂之态,便是脾土运化之象。\"秋风掠过时,白术忽然展开褐袍,袍内竟绣着《脾胃论》全文,金字随稻浪起伏明灭。

茯苓采来野菊编成花冠:\"秋菊禀金气最全,可制醒脾枕。\"她将花冠抛向空中,野菊瞬时分解重组,化作绣着河图洛书的药枕。白蕤银枪轻点水面,激起涟漪现出子午流注图:\"明日寅时服药最佳,此刻气血注于肺经。\"

张明远在河边演练八段锦,惊起白鹭成行。秦皮以青丝为线,引着鹭群排成手太阴肺经走向:\"禽鸟应节气而动,人亦当效法自然。\"正说着,白术已将患者晨起咳出的痰液封入玉瓶,瓶中浊物渐渐析出痰湿、燥热两层。

是夜医馆举行\"脏腑灯会\"。黄连黄柏化作青铜灯树,十二经脉以萤火标记;茯苓用菌丝织成脾脏灯笼,可见运化水谷的虚影;秦皮的肝灯通体碧绿,灯面映着藏血疏泄的图景。白蕤的银枪挑起肺形灯,灯内竟有二十四节气轮转。

王守仁手持心灯缓步而来,灯焰忽明忽暗:\"心为君主之官,用药如用兵,贵在平衡。\"灯影交错间,张明远忽觉膻中穴微热,数月来的忧思竟如雪消融。再观灯火,已见各脏腑光影流转有序。

重九登高日,张明远背着药囊行至汴京郊外。野径旁白头翁花开得正盛,白蕤虚影在花丛中忽隐忽现。书生采药时忽听林间有呻吟声,循声见樵夫抱着红肿右足——正是湿热下注之象。

\"可用黄柏三钱配苍术...\"话未说完,怀中《普济方》突然发烫。黄连黄柏自书页跃出,青铜剑光直指患者阳陵泉。秦皮青丝随风而至,在足踝织就护络网。张明远怔然片刻,忽然领悟王守仁临别所赠\"医者意也\"的真谛。

暮色中书生回到医馆,见王守仁正在炮制新的君臣佐使。老医师将徒弟采回的白头翁投入药碾,碾槽里银光流转如星河:\"今日始知,四气五味便是天地人伦。\"

————————

白头翁汤 《伤寒论》

【组成】白头翁二两 黄柏三两 黄连三两 秦皮三两

【用法】上药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热毒痢疾。下痢脓血,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治机理】证由热毒壅滞大肠,深陷血分,伤及血络所致。热毒熏灼大肠,深陷血分,伤及血络,故下痢脓血、赤多白少;热毒下迫,则肛门灼热;热毒阻滞,肠道气机不畅,则里急后重;热毒伤津,故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皆为热毒炽盛之象。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方解】白头翁味苦性寒,善入大肠血分,清解大肠热毒,凉血止痢,为君药。臣以苦寒之黄连、黄柏清热解毒,燥湿厚肠。秦皮苦涩而寒,清热燥湿,兼以收涩止血、止痢,为佐药。本方为治疗热毒血痢之常用方。

【配伍特点】苦寒之中含凉血之功,清燥之内存收涩之义。

【方歌】白头翁汤治热痢,黄连黄柏佐秦皮,清热解毒并凉血,赤多白少脓血医。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星星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x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