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指挥使张成扬正带领着手下的锦衣卫们进行日常操练。校场上,锦衣卫们身姿矫健,步伐整齐。他们的喊杀声震天,一招一式尽显铁血与肃杀之气。
“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张成扬骑在马上,大声呵斥道,“身为锦衣卫,你们肩负着保卫陛下、监察百官的重任,容不得半点懈怠!”
“是!”锦衣卫们齐声回应,声音响彻云霄。
操练结束后,张成扬回到锦衣卫衙门,开始处理日常事务。这时,一名锦衣卫小旗官匆匆走进来,单膝跪地,禀报道:“指挥使大人,我们在京城发现了一些可疑人物的踪迹,似乎与西夏的情报组织有关。”
张成扬眉头一皱,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详细说说。”
“据我们的线人报告,这些人在京城各处酒楼、客栈频繁出没,与一些形迹可疑的人秘密会面。而且,他们的口音带有西夏边境地区的特点。”小旗官汇报道。
“密切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不要打草惊蛇。一旦有情况,立刻动手抓捕。”张成扬下令道。
“是!”小旗官领命而去。
张成扬一阵头疼,这西夏,没完没了了。大雍近年来虽国力强盛,但西夏却如附骨之疽,屡屡派暗探,探杳伸到了工部火器。
而在西夏的皇宫内,李元昊正大发雷霆。他怒目圆睁,猛地将手中的茶杯狠狠摔在地上,碎片四溅。“怎么还造不出雍人的火枪吗?!”他咆哮着,声音在空旷的宫殿内回荡,震得周围的侍从们纷纷颤抖。
负责火器研究的官员吓得脸色惨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浑身哆嗦着说道:“陛下息怒……那大雍的火枪制造工艺极为复杂,我等虽竭尽全力研究,可仍有诸多难题未能攻克。而且,大雍对此防范甚严,我们派去的暗探,大多铩羽而归,所获情报甚少。”
“废物!都是废物!”李元昊气得在殿中来回踱步,“大雍有了这火枪,在战场上便占尽优势。若我们不能尽快造出类似火器,一且开战,拿什么与他们抗衡?!”
李元昊听闻,猛地转过头,恶狠狠地盯着说话之人,大骂道:“你那火枪也算造出?射程不足十步,上次试射,还炸伤了人!这样的东西,拿到战场上,是当笑话吗?
那名官员被骂得缩成一团,头恨不得埋进地里,大气都不敢出。
李元昊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怒火,说道:“朕再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限你们在三个月内,必须研制出能与大雍火枪相媲美的火器。否则,你们统统提头来见!”
众人听了,纷纷跪地,齐声说道:“陛下,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厚望!”然而,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这任务犹如登天般困难,但谁也不敢表露分毫。
待众人退下后,李元昊坐在龙椅上,揉了揉太阳穴。他已经看出,火器一事关乎西夏未来的生死存亡,可如今进展如此不顺,让他心急如焚。他望向宫殿外的天空,暗暗发誓:无论付出多大代价,西夏一定要拥有强大的火器。
而在大雍,新科进士们授官的日子终于来临。这一天,阳光明媚,金銮殿内庄严肃穆。李云湛高坐龙椅之上,俯视着殿下站列整齐的新科进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