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的烈日像火烤一般。贾直言戴着枷锁,跟着流放队伍跋涉在崎岖山路上。同行的犯人一个个倒下,他却靠着董氏的青丝坚持着。夜里,他常取出那缕头发,就着月光辨认上面的发香——尽管早已被汗水浸透,但每次闻见,都让他想起妻子说誓言时倔强的眼神。
在崖州,他帮当地人制墨谋生。有人劝他:\"你娘子肯定改嫁了,何必死守?\"他不说话,只是在作坊墙上画满董氏的模样。有次瘴气发作,他高烧说胡话:\"娘子,我解开你的头发了...\"醒来时,枕巾已被泪水浸湿。
元和十五年,唐宪宗驾崩,穆宗即位大赦天下。贾直言攥着赦免文书,一路狂奔。鞋子磨破了就赤脚走,脚底磨出血泡也不停歇。路过当年分别的渡口,他恍惚看见董氏站在船头,素帛随风飘动。
四、二十年重逢:白头偕老的残酷真相
宝历元年的春天,贾直言终于回到长安。宣阳坊的老槐树还在,可贾家老宅已破败不堪。推开斑驳的木门,他看见一个佝偻的身影正在扫地,素帛缠头的模样,与记忆中重叠。
\"娘子...\"他的声音颤抖。董氏僵在原地,扫帚\"啪嗒\"落地。二十年未见,两人都已鬓生华发。贾直言颤抖着伸手,解开层层素帛——干枯的长发如枯草般散落,发间缠绕着密密麻麻的佛经绣线。当最后一缕发丝飘落,董氏光洁的头皮上,赫然布满了因长期束发留下的血痕。
\"对不起...对不起...\"贾直言抱着妻子痛哭。董氏却笑着擦去他的眼泪:\"头发没了可以再长,人回来了就好。\"当夜,她取出珍藏的银簪,让贾直言为她重新绾起发髻。铜镜里,两鬓斑白的夫妻相视而笑,仿佛又回到了初婚那年。
五、千古绝唱:一缕青丝里的生死守候
贾直言与董氏的故事很快传遍长安。有人在朱雀大街的酒肆里说书,讲到董氏束发立誓时,台下宾客无不落泪;也有人写诗赞叹:\"素帛缠发二十载,不及真情一寸深。\"
后来,贾直言在城南买下一座小院,种满董氏喜欢的山茶花。每当花开时节,他就坐在树下,为妻子梳理新生的短发。白发苍苍的两人常依偎着回忆往事,董氏总说:\"这二十年,就当是我替你守着咱们的家。\"
太和年间,董氏病逝。临终前,她握着贾直言的手:\"下辈子,换我去找你...\"贾直言将她葬在老槐树下,墓碑上刻着\"非君手不解\"五个字。每年清明,总有年轻女子来此献花,她们发间都系着素帛——这是长安女子新的风尚,只为纪念这段用青丝书写的,比生命还长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