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最凶险的危机还是来了。垂拱元年,突厥联合奚族再次进犯,李谨行率军迎敌。战斗正酣时,后方却传来谣言:\"李谨行与突厥暗中勾结!\"他望着两面受敌的困境,咬破手指写下血书:\"若有二心,天诛地灭!\"随后率领亲卫发起决死冲锋,硬是将敌军击退三十里。
战后,当他带着满身血污回朝请罪时,武则天看着他手中的血书,沉默良久:\"黄龙府不能没有你。\"从此,李谨行成了武周时期唯一能长期掌握兵权的外族将领,他的\"黄龙军\"也成了北疆最坚固的屏障。
四、英雄末路:血色残阳下的最后坚守
永淳元年,突厥可汗阿史那骨笃禄率十万铁骑,誓要踏平黄龙府。此时的李谨行已年逾六十,旧伤缠身,却依然披挂上阵。他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敌军,对手下说:\"此城在,我在;城破,我亡!\"
最后的决战持续了七天七夜。李谨行亲自登上城头,拉弓射箭,箭无虚发。当敌军的云梯一次次架上城墙,他挥舞着大刀,砍得手臂发麻。第七日深夜,他得知援军被阻,却笑着对副将说:\"能为大唐战死,值了!\"
黎明时分,突厥发起总攻。李谨行身中数箭,依然屹立不倒。他望着东方的朝阳,用尽最后力气高喊:\"大唐万岁!\"话音未落,被流矢射中咽喉,壮烈殉国。黄龙府城破后,突厥可汗看着李谨行的遗体,叹道:\"若我有此将,何愁大业不成!\"
五、身后传奇:被历史遗忘的异族忠魂
李谨行死后,武则天辍朝三日,追赠他为幽州都督,谥号\"襄\"。他的灵柩运回长安时,沿途百姓自发祭奠。然而,由于他的外族身份,正史对其记载寥寥,他的功绩逐渐被岁月掩埋。
直到近代,在吉林出土的《李谨行墓志铭》中,人们才惊觉这位传奇将领的一生:\"公以蕃臣之身,尽忠唐室五十载,北拒突厥,东破高句丽,功盖北疆,德被万民。\"这个曾被偏见笼罩的异族将领,用热血和生命证明:忠诚,从不分血脉与种族。
从异族质子到北疆战神,李谨行的一生,是一曲在偏见与忠诚间突围的悲壮战歌。他的故事,就像黄龙府的城墙,虽历经千年风雨,却依然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中,诉说着一个外族人如何用一生,书写出比汉人更纯粹的大唐忠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