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帅,魏将军来了!” 亲兵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辛弃疾回头,看到魏胜骑着马,从城外赶来。他穿着一身新的玄色皮甲,手里握着一把新缴获的马刀,脸上带着兴奋:“元帅,俺去南皮城探查了,完颜奔睹驻守在那里,正在加固城防,打算龟缩不出了!”
辛弃疾点头,目光转向南皮城的方向:“完颜奔睹是金军的名将,咱们不能轻敌。他虽然在南皮城内龟缩,显然是已得计,极有可能是已向金庭求援,恐怕他是打的等金庭派援军到来之时再突袭咱们的主意。”
魏胜重重点头:“元帅放心!俺已经跟弟兄们说了,大家务必小心谨慎,多派斥候,他要是出洞,定然敲烂他的龟壳!”
辛弃疾拍了拍他的肩,笑着说:“好!有志气!不过,打仗不能只靠勇猛,还要靠谋略。咱们要学‘李牧备边’的法子,先摸清金军的动向,再找机会出击。”
两人正说着,贾瑞从城内赶来,手里拿着一份统计册:“元帅,咱们占据的河北诸城人口和田地都统计好了!共有百姓五十万左右,田地两百万亩左右。咱们已经免除了三年赋税,百姓们都很支持咱们,还有不少人愿意加入义军!”
辛弃疾接过统计册,仔细翻阅。册页上记录着每座城池的人口、田地、粮草数量,甚至连百姓的需求都一一列出 —— 有的百姓想要农具,有的想要种子,有的想要医治伤病。
“好!” 辛弃疾对着贾瑞道,“贾都督,你立刻安排人,把农具和种子分发给百姓;让军医们在各城设立医棚,为百姓治病。咱们不仅要收复土地,还要让百姓们安居乐业。”
贾瑞应诺,转身去安排。城楼上的风带着新麦的清香,吹在脸上格外清爽。辛弃疾望着远处的天际,心里默念:“耿元帅,您看到了吗?咱们的义军越来越壮大,百姓们也越来越支持咱们。北伐再次建功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夕阳西下时,沧州城的百姓们自发地来到营门前,手里捧着刚煮好的麦粥,送给义军士兵们。一个老妪拉着辛弃疾的手,眼里满是感激:“辛元帅,您是咱们的活菩萨!俺代表沧州的百姓,给您磕头了!”
辛弃疾连忙扶起她,声音带着温和:“大娘快别多礼!这都是咱们应该做的。只要咱们军民同心,定能把金狗赶出中原,还大家一个太平河山!”
百姓们纷纷欢呼起来,声音震得城楼上的旗帜都在晃动。辛弃疾站在百姓中间,看着他们脸上的笑容,心中无比坚定 —— 这场抗金之战,他们一定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