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点头,随即唤来身旁亲卫:“传令下去,军工司所需资源优先调配,任何请求直接报到我这里。”
随后,我召来徐逸与陈虎,三人连夜商议对策。
“问题的核心在于炉温不足。”徐逸分析道,“我们可以尝试引入风箱改良技术,提高空气流通效率。”
“同时,也要考虑燃料配比。”我补充,“我记得历史上有种混合煤粉加木炭的方法,或许可以试试。”
“我去联系冶铁世家,请他们提供经验。”陈虎主动请缨。
一夜未眠,清晨时分,我们终于拿出了一份初步解决方案。
接下来数日,我几乎吃住在军工司,与工匠们一同试验、调整参数。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来。
直到某日黄昏,一声清脆的金属碰撞声响起。
“成了!”负责试验的老工匠激动地喊出声。
众人围拢过去,只见炉火映红了他的脸,而那块新出炉的钢材,在夕阳下泛着冷冽的蓝光。
我接过那块钢,入手沉稳,边缘锋利,隐隐透出寒意。
“好钢。”我低声赞道。
这一刻,我知道,玄启的科技之路,终于迈出了关键一步。
然而,就在我准备回府稍作休整时,亲卫匆匆赶来。
“主公!”他满头大汗,“监察司送来密报,西境赤焰将领突然调动兵力,似乎另有动作!”
我心头一震,迅速展开密报。
果然,敌方主力并未停留谈判之地,而是悄然向边境要塞移动,意图不明。
“看来,他们是想趁我们内部改革未稳之际动手。”我冷笑一声,眼神陡然凌厉,“可惜,他们不知道,玄启已经不再是昔日的玄启。”
我立即下令:“通知徐逸、陈虎,即刻召开战前会议。同时,启动预警机制,全面戒备。”
亲卫领命而去。
我站在军工司门口,望着远处的山峦轮廓,心中却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科技的研发只是起点,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主公,下一步怎么安排?”张远在一旁问道。
我转过身,目光如炬:“把这批新钢尽快用于制造装备。我们要让他们知道,玄启不仅有改革的决心,更有碾压对手的实力。”
话音刚落,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我眯眼望去,只见一名信使飞奔而来,手中高举一封火漆密函。
“主公!”信使翻身下马,跪地呈上,“边关急报!敌军前锋已逼近雁门关,请求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