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省西部,齐齐哈尔市东北部,有一座充满魅力的县城——依安。它犹如一颗未经雕琢的璞玉,散发着独特的光芒。依安县幅员面积3678平方公里 ,下辖6镇9乡,分别是依安镇、依龙镇、中心镇、三兴镇、双阳镇、新兴镇、富饶乡、解放乡、新发乡、阳春乡、新屯乡、先锋乡、红星乡、上游乡、太东乡,以及149个行政村和7个农林牧场 。这片土地不仅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县,连续多年跻身全国产粮大县和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行列,还被列为全省高端肉牛产业优先发展区。同时,依安县还拥有“中国白鹅之乡”“中国紫花油豆角之乡”“中国五色土(北方紫砂)之乡”等诸多美誉。
一、乡镇特色面面观
依安镇
作为依安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依安镇位于乌裕尔河北岸,处在齐北铁路线上,交通极为便利。这里商业繁荣,街道上店铺林立,商品种类丰富多样,满足着居民和周边地区人们的生活需求。依安镇的历史可追溯到伪满康德8年(1941年),当时县公署从龙泉镇北迁至此,逐步发展成为如今繁华的模样。镇内建筑风格多样,既有现代的高楼大厦,也有保留着历史韵味的老街巷,漫步其中,能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依龙镇
依龙镇旧称龙泉镇,自民国12年(1923年)建依安设治局时就设于此,是依安县历史上的重要据点。它地处依安县南部,农业发达,是重要的粮食产区,主要种植大豆、玉米等农作物。这里的农民传承着古老的农耕技术,凭借肥沃的黑土地,收获着一季又一季的丰收。同时,依龙镇的畜牧业也颇具规模,养殖的牛羊品质优良,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中心镇
中心镇位于依安县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东与阳春乡、解放乡、双阳镇接壤,南和依龙镇相连,西与三兴镇毗邻,北与新发乡、新兴镇为邻。镇内交通便利,依明公路纵贯全境。中心镇的粮食作物以玉米、大豆为主,镇办工业有制砖、造纸、铁木加工等产业,形成了农工结合的发展模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心镇不断融合周边乡村的资源,逐步发展壮大,如今已成为周边地区的经济交流中心之一。
三兴镇
三兴镇地处依安县西部,是连接县内其他乡镇与外界的重要节点。这里商贸活动频繁,集市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不仅有本地的农产品,还有来自外地的特色商品。三兴镇以农业为基础,近年来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如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瓜果蔬菜,同时还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双阳镇
双阳镇位于依安县东部,因境内双阳河而得名。这里水资源丰富,不仅有利于农业灌溉,还孕育了丰富的渔业资源。双阳镇的农业以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为主,产出的大米口感香甜,深受消费者喜爱。镇内的自然风光优美,双阳河两岸绿树成荫,每到夏季,河水清澈,是人们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新兴镇
新兴镇是依安县发展较为迅速的乡镇之一,近年来在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发展方面都取得显着成就。它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推动规模化、产业化农业发展,同时吸引一些工业企业入驻,形成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格局。新兴镇还注重文化建设,保留着一些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如春节期间的舞龙舞狮表演,充满了浓郁的节日氛围。
富饶乡
富饶乡土壤肥沃,是农业生产的理想之地,主要种植大豆、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是依安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这里的农民朴实勤劳,依靠科学种植方法,不断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富饶乡还大力发展畜牧业,养殖的奶牛、肉牛等为当地的乳制品和肉制品加工提供丰富的原料。
解放乡
解放乡以其独特的乡村风光和淳朴的民风而闻名。这里的田野一望无际,每到春季,油菜花盛开,一片金黄,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拍照。解放乡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也在探索乡村旅游发展之路,建设一些农家乐项目,让游客体验乡村生活,品尝农家美食,感受乡村的宁静与美好。
新发乡
新发乡位于县境东北部,乌裕尔河南岸,东与克山县滨河乡相接,南与拜泉县新建乡近邻。其历史沿革较为复杂,1923年10月依安设治局成立后属第四区管辖,1929年10月划归克山县,东北沦陷后几经变迁,1946年1月设置新发区,1984年2月改为新发乡。新发乡濒临乌裕尔河,地势南高北低,沿河地带水草丰盛,全乡耕地主要种植玉米、小麦、大豆、甜菜等农作物,乡办工业有砖厂、农机具修配厂、亚麻厂等,形成了工农互补的经济结构。
阳春乡
阳春乡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这里的农业以种植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为主,所产的水果口感鲜美,在市场上颇受欢迎。阳春乡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覆盖率较高,空气清新,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近年来,阳春乡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绿色生态品牌。
新屯乡
新屯乡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有着独特的探索,例如展开土地重新分配试点工作 。通过回收死亡人口的土地、集中地和开荒地,再分给没有土地的村民,保障土地分配的公平性,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新屯乡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大豆、玉米等农作物,同时也在积极发展特色养殖,如养殖白鹅,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先锋乡
先锋乡位于依安县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里的林业资源发达,山林中树木郁郁葱葱,不仅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还为当地的木材加工产业提供原料。先锋乡的农业也在不断发展,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此外,先锋乡还注重挖掘本地的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红星乡
红星乡以其独特的稻田艺术区而闻名。在广袤的稻田中,通过种植不同颜色的水稻,形成巨型稻田画,如“白鹅戏稻”等图案,从空中俯瞰,仿佛是一幅精美的大地画卷,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前来观赏。红星乡还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绿色种植理念,打造集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模式。
上游乡
上游乡地处依安县上游地区,地势相对较高。这里的农业生产以耐旱作物为主,如高粱、谷子等。上游乡的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种植经验,形成独特的农耕文化。同时,上游乡还拥有一些自然景观,如山川、河流等,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一定的资源基础。
太东乡
太东乡位于依安县边缘地带,与周边县区接壤。这里的经济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农产品主要有大豆、玉米等,畜牧业以养殖牛羊为主。太东乡注重与周边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通过互通有无,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在文化方面,太东乡保留着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如民间戏曲表演等,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历史长河中的依安
依安县历史源远流长,其建制经历多个历史时期的变迁。此地夏、商、周朝是貊族游牧之地;秦、汉、三国、晋朝属扶余和北扶余之一部;南北朝为寇漫汉(豆莫娄)国;隋、唐朝属靺鞨黑水部北栅地;五代、宋朝为契丹属地;金属生女真族,由蒲峪路辖;元朝属斡赤斤封地;明朝属奴儿干都司的福余卫;清朝初属索伦部,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属黑龙江将军及依克明安旗 。“依安”这一名称,系取“依克明安”旗首尾二字命名。
中华民国时期,民国12年(1923年)10月23日,经黑龙江省长公署照准,建依安设治局,置龙泉镇(依龙镇)。民国18年(1929年)1月5日,依安设治局晋升为三等县,改称县公署(后为县政府)。同年10月15日,黑龙江省令将第四区(泰安镇)划归克山县。伪满时期,依安县的归属又多次变动,1945年11月13日,复属黑龙江省,同年12月31日,依安县解放。1946年1月1日,建民主政府。此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依安县的行政区划和归属也经历一系列调整 。1952年6月12日,经政务院批准复名依安县;1954年8月1日,属黑龙江省嫩江地区;1960年5月12日,撤销嫩江地区,依安县属齐齐哈尔市;1961年10月,复归嫩江地区;1985年1月15日,实行市领导县体制,撤销嫩江地区,复属齐齐哈尔市。
在依安县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英雄航天员刘伯明,他从这片黑土地出发,迈向浩瀚宇宙,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骄傲,他的勇敢和探索精神激励着无数依安人。田径世锦赛冠军白雪,在体育赛场上奋力拼搏,为家乡赢得荣誉,她的坚持和努力成为依安青少年的榜样。还有全国道德模范王贵连,用自己的善行义举诠释着人性的光辉,温暖着整个社会。
三、探秘依安必游景点
乌裕尔河湿地公园
千亩芦苇荡在微风中摇曳,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这里是众多候鸟的栖息地,每年春秋两季,大量候鸟在此停歇、觅食,其中不乏白鹭、丹顶鹤等珍稀鸟类。游客可以沿着木栈道漫步其中,近距离观赏湿地风光,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生机。在观鸟台上,用望远镜观察候鸟的一举一动,记录下它们的美丽瞬间。同时,湿地公园还设有科普馆,通过展示湿地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让游客深入了解湿地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依安白鹅生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