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地处黑龙江省中南部、松嫩平原腹地,东与伊春市、哈尔滨市为邻,南接大庆市、吉林省松原市,西连齐齐哈尔市,北靠黑河市,是黑龙江省重要的交通枢纽与商品粮基地。全市行政辖区总面积平方千米,下辖1个市辖区(北林区)、6个县(望奎县、兰西县、青冈县、庆安县、明水县、绥棱县),代管3个县级市(安达市、肇东市、海伦市),总人口约402万,是黑龙江省人口较多的地级市之一。作为“寒地黑土特色农业核心区”,绥化以优质玉米、大豆、水稻种植为基础,同时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绿色能源等产业,兼具北疆平原的开阔风貌与多民族交融的文化底蕴,是松嫩平原上兼具农业实力与人文魅力的城市。
一、行政区划及各县(市、区)简介
(一)北林区
北林区是绥化市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全市中部,总面积2743平方千米,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地势平坦,土壤以黑土为主,农业以玉米、大豆、水稻规模化种植为核心,同时依托城区发展蔬菜大棚种植与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北林鲜食玉米”“北林酸菜”等特色农产品享誉省内。境内有绥化市博物馆、金龟山庄等文旅资源,其中金龟山庄以湿地景观与乡村休闲体验为特色,是近郊热门休闲地。交通方面,哈佳高铁、绥满高速穿境而过,绥化站是区域铁路枢纽,公路网络辐射周边县(市),出行极为便捷。
(二)安达市
安达市位于绥化市西南部,总面积3586平方千米,因“奶牛之乡”闻名,是全国重点奶牛养殖基地与乳制品生产基地。地处松嫩平原西部,草原面积广阔,除传统粮食种植外,畜牧业是核心产业,伊利、蒙牛等知名乳企在此设厂,“安达牛奶”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境内有安达博物馆、牛街景观带等特色地标,其中牛街以各类牛雕塑为装饰,彰显“奶牛之乡”特色;同时拥有红星自然保护区,是观鸟与湿地生态体验的好去处。交通上,滨洲铁路、绥满高速贯穿全市,与大庆市联系紧密,是绥化西部重要的经济节点。
(三)肇东市
肇东市地处绥化市南部,总面积4332平方千米,紧邻哈尔滨市,是“哈大齐工业走廊”重要节点城市。作为绥化经济强市,肇东以粮食种植、农产品加工、化工产业为支柱,玉米加工能力位居全省前列,同时依托临近哈尔滨的区位优势,发展物流、装备制造等产业。境内有肇东生态湿地公园、八里城遗址(金代古城遗址)等资源,其中八里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研究金代军事与城市布局的重要遗址。交通方面,哈齐高铁、绥满高速、203国道穿境而过,距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仅60公里,是绥化对接哈尔滨都市圈的“南大门”。
(四)海伦市
海伦市位于绥化市北部,总面积4667平方千米,是“中国优质大豆之乡”“中国甜菜之乡”,农业以大豆、玉米、甜菜种植为核心,同时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海伦大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境内有海伦市博物馆、东方红水库、雷炎公园等文旅资源,其中雷炎公园以纪念抗日英雄雷炎命名,是市民休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东方红水库兼具灌溉与休闲功能,夏季可开展垂钓、游船活动。交通上,绥北铁路、绥北高速贯穿全市,公路网络连通周边望奎、绥棱等县,是绥化北部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
(五)望奎县
望奎县地处绥化市中部偏北,总面积2314平方千米,农业以玉米、大豆种植为主,同时发展特色养殖与农产品加工,“望奎马铃薯”“望奎瘦肉型猪”是地方特色产业。境内有林枫同志故居纪念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望奎县满族博物馆等文化地标,其中林枫同志故居纪念馆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林枫的生平事迹,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满族博物馆则系统展现望奎满族民俗文化,包含满族服饰、农具等展品。交通方面,绥北高速、省道S202穿境而过,距绥化市区仅50公里,出行便利。
(六)兰西县
兰西县位于绥化市南部,总面积2499平方千米,以“中国东北民猪之乡”“中国亚麻之乡”为特色,亚麻种植与亚麻制品加工是核心产业,亚麻凉席、亚麻服饰等产品远销国内外。境内有兰西民俗旅游区、黄崖子民俗村、拉哈山旅游区等资源,其中黄崖子民俗村以东北民俗文化为主题,展现东北传统民居、农耕生活场景,游客可体验东北大秧歌、剪纸等民俗活动;拉哈山以山体景观与宗教文化为特色,山上有慈云寺等宗教场所。交通上,省道S202、S304穿境而过,距哈尔滨市约80公里,是绥化对接哈尔滨的重要节点。
(七)青冈县
青冈县地处绥化市西部,总面积2685平方千米,农业以玉米、大豆种植为基础,同时发展肉牛养殖与玉米深加工产业,“青冈玉米”“青冈肉牛”在省内享有盛名。境内有青冈县博物馆、靖河公园、马玉祥纪念馆等文旅资源,其中马玉祥纪念馆纪念“最可爱的人”马玉祥(电影《英雄儿女》中王芳原型的原型之一),展示其抗美援朝事迹,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靖河公园沿靖河而建,是市民休闲、健身的主要场所。交通方面,绥满高速、省道S203穿境而过,与安达市、明水县联系紧密,是绥化西部农产品运输的重要通道。
(八)庆安县
庆安县位于绥化市东部,总面积5469平方千米,地处小兴安岭余脉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森林覆盖率较高,农业以水稻、大豆种植为核心,“庆安大米”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品质优良远销全国。境内有庆安森林公园、柳河农场生态旅游区、小兴安岭植物园等自然景观,其中庆安森林公园以原始次生林为特色,夏季可避暑、秋季可赏枫;柳河农场生态旅游区以农业观光与乡村体验为核心,游客可参与稻田观光、采摘等活动。交通上,哈佳高铁、鹤哈高速穿境而过,庆安站是区域铁路枢纽,方便游客前往哈尔滨、佳木斯等地。
(九)明水县
明水县地处绥化市西部,总面积2400平方千米,地势平坦,农业以玉米、大豆种植为主,同时发展特色杂粮种植与绿色蔬菜产业,“明水小米”“明水寒地黑土蔬菜”是地方特色产品。境内有明水县博物馆、湿地公园、革命烈士陵园等资源,其中明水县湿地公园以湿地生态景观为特色,是观鸟与休闲的好去处;革命烈士陵园纪念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烈士,是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交通方面,省道S202、S305穿境而过,距安达市、青冈县均约50公里,公路出行是主要方式。
(十)绥棱县
绥棱县位于绥化市东北部,总面积4506平方千米,地处小兴安岭余脉,森林资源丰富,农业以大豆、玉米种植为基础,同时发展林业与山特产品采集,“绥棱黑木耳”“绥棱蓝莓”等山特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境内有绥棱林业局生态旅游区、白马石景区、东北湖公园等文旅资源,其中绥棱林业局生态旅游区以森林景观与木屋休闲为特色,夏季可徒步、冬季可体验冰雪活动;白马石景区因抗联时期赵尚志等将领在此活动而闻名,是红色旅游景点。交通上,绥北铁路、绥北高速穿境而过,与海伦市、庆安县联系紧密,是绥化东北部重要的生态旅游节点。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一)历史沿革
绥化地域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境内庆安县、绥棱县等地曾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石斧、陶罐等文物,见证早期先民的农耕与渔猎生活。西周至战国时期,此地属肃慎、貊族活动范围;汉代属夫余国;唐代归黑水都督府管辖,纳入中原政权管辖体系;辽代属东京道黄龙府;金代属上京路会宁府,境内肇东市八里城遗址即为金代重要军事重镇;元代属辽阳行省开元路;明代属奴儿干都司,设卫所管理边疆少数民族。
清代是绥化建制的重要时期,清初此地为蒙古科尔沁部游牧地,乾隆年间开始移民垦荒,光绪十一年(1885年)设绥化厅,这是绥化正式设治的开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绥化厅升为绥化府,管辖范围扩大;民国二年(1913年)改绥化府为绥化县,属绥兰道;1932年日军侵入后,绥化县属伪满滨江省;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绥化县先后属黑龙江省、绥化专区;1982年绥化县改为县级绥化市,属绥化地区;2000年绥化地区撤地设市,原县级绥化市改为北林区,成为地级绥化市的市辖区,管辖范围延续至今。
(二)文化脉络
1. 红色文化:绥化是东北抗日联军活动的重要区域,赵尚志、李兆麟等抗联将领曾在此开展游击战争,绥棱县白马石、海伦市雷炎公园等遗址见证了抗联将士的英勇事迹;同时,绥化涌现出林枫(无产阶级革命家)、马玉祥(抗美援朝英雄)等知名人物,其故居与纪念馆成为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载体,每年吸引大量群众与学生参观学习。
2. 少数民族文化:绥化是多民族聚居地,满族、回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在此生活,形成多元文化交融格局。望奎县满族博物馆展示满族服饰、萨满文化、传统节庆等内容;兰西县黄崖子民俗村展现东北满族、汉族融合的民俗风情,东北大秧歌、满族剪纸等非遗项目在此传承,其中“望奎皮影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生动的唱腔与精湛的表演深受群众喜爱。
3. 农耕文化:作为寒地黑土核心区,绥化农耕文化底蕴深厚,“绥化农耕习俗”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传统耕作技艺、节气习俗、农产品加工技艺等内容。境内庆安县、海伦市等地保留传统农耕器具,部分乡村旅游点可体验播种、收割等农耕活动,同时“绥化寒地黑土美食文化”也源于农耕文明,玉米、大豆等农产品衍生出丰富的特色美食。
三、历史人物与历史遗址
(一)历史人物
1. 林枫:1906年生于望奎县,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早年参与领导学生运动,后投身革命,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边区政府主席,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新中国成立后任高等教育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为中国革命与教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其故居位于望奎县,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 马玉祥:1931年生于青冈县,抗美援朝英雄。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火中救婴儿的事迹被作家魏巍写入《谁是最可爱的人》,成为“最可爱的人”的典型代表。回国后,马玉祥投身地方建设,始终保持军人本色,其纪念馆位于青冈县,展示其抗美援朝事迹与晚年生活,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场所。
3. 雷炎:1911年生于海伦市,东北抗日联军将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投身抗日斗争,任抗联独立师参谋长,1939年在与日军作战中牺牲,为东北抗日斗争献出生命。海伦市雷炎公园以其名字命名,园内立有纪念碑,记录其抗日事迹,成为市民缅怀先烈的重要场所。
4. 王乃谦:1890年生于绥化县,近代教育先驱。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在绥化创办学校,推广新式教育,主张“教育救国”,培养了大批人才,同时参与编撰《绥化县志》,为绥化地方教育与文化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历史遗址
1. 八里城遗址:位于肇东市四站镇,为金代古城遗址,始建于金太宗天会八年(1130年),是金代东北边疆的重要军事重镇与交通枢纽。遗址现存城墙、护城河等遗迹,城墙周长约3.5公里,最高处达5米,城内曾出土金代铁器、陶器、货币等文物,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研究金代军事、城市规划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物证据。
2. 林枫同志故居纪念馆:位于望奎县望奎镇,始建于1918年,是林枫同志青少年时期的居住地。纪念馆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包含故居房屋、展厅、广场等部分,展厅展示林枫同志的生平事迹、照片、文物等,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均接待参观者10万人次。
3. 庆安小兴安岭石苑:位于庆安县境内,是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址群,包含多处石器制作场与居住遗址,出土大量石斧、石刀、石镞等石器,见证了早期先民的生产生活,为研究松嫩平原东部新石器时代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4. 绥棱白马石遗址:位于绥棱县境内,是东北抗日联军活动遗址。1938年,赵尚志、李兆麟等抗联将领在此召开会议,研究抗日斗争策略,现存白马石一块,石上刻有抗联标语,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与红色旅游景点,每年有大量群众前来缅怀抗联先烈。
5. 青冈马玉祥纪念馆:位于青冈县青冈镇,始建于2005年,纪念馆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展厅展示马玉祥同志的抗美援朝事迹、获得的勋章、生活用品等,同时播放相关纪录片,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传承英雄精神、培育爱国情怀的重要场所。
四、必游景点与宗教、民俗场所
(一)必游景点
1. 金龟山庄:位于北林区双河镇,距绥化市区约30公里,是集湿地景观、乡村休闲、民俗体验为一体的旅游景区。景区内有大面积湿地,夏季荷花盛开,秋季芦苇金黄,同时设有东北民俗体验区,游客可体验东北大秧歌、剪纸、包饺子等活动,还可入住农家院,品尝东北农家菜。适合家庭游客、休闲度假者,夏季(6—8月)湿地景观最佳,秋季(9—10月)可体验丰收乐趣。
2. 八里城遗址:位于肇东市四站镇,是金代重要古城遗址,现存城墙、护城河等遗迹,游客可沿城墙徒步,感受金代军事重镇的规模,同时参观遗址陈列馆,了解出土文物与金代历史。景区内设有解说牌,详细介绍遗址历史背景,适合历史爱好者、考古爱好者,四季皆可游览,春季(4—5月)草木萌发,遗址更显生机。
3. 庆安森林公园:位于庆安县境内,总面积约2000公顷,以原始次生林为特色,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园内有红松、落叶松、白桦等树种,夏季气候凉爽,是避暑胜地;秋季树叶变色,层林尽染,是摄影采风的好去处。景区内设有徒步栈道、观景台,游客可徒步森林、观赏野生动物(如松鼠、鸟类),适合户外爱好者、自然体验者,夏季(6—8月)避暑、秋季(9—10月)赏枫最佳。
4. 黄崖子民俗村:位于兰西县兰西镇,是展现东北民俗文化的乡村旅游点。村内保留东北传统民居“土坯房”,设有民俗展厅,展示东北农耕器具、生活用品、服饰等,游客可体验东北大秧歌、扭秧歌、剪窗花、包饺子等活动,还可品尝东北杀猪菜、小鸡炖蘑菇等特色美食。适合亲子家庭、文化爱好者,冬季(12—次年2月)可体验东北冰雪民俗,如堆雪人、打雪仗。
5. 绥棱林业局生态旅游区:位于绥棱县绥棱镇,距绥棱县城约10公里,是集森林景观、木屋休闲、冰雪活动为一体的旅游景区。景区内有大面积人工林,夏季可徒步森林、呼吸负氧离子,冬季可体验滑雪、雪圈、雪地摩托等冰雪项目,同时设有木屋民宿,游客可入住木屋,感受森林静谧。适合户外爱好者、冰雪运动爱好者,夏季(6—8月)避暑、冬季(12—次年2月)冰雪活动最佳。
(二)宗教与民俗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