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星星小说网 > 网游科幻 > 时空测谎师:双生迷局 > 第209章 智能编织的生活肌理

第209章 智能编织的生活肌理(第2页/共2页)

公告:服务器硬盘损坏造成数据丢失!请重新注册用户。造成不便,敬请谅解!

\"这过滤计划,是让有用的信息能找到你,没用的能躲开你。\"沈砚舟的全息影像突然出现在图书馆,他刚从国际信息素养大会回来,虚拟t恤上印着\"信息净化器\",\"你看这'认知防火墙',能识别'标题党''断章取义',比如那篇'吃鸡蛋致癌'的文章,系统会标'研究样本不足30人,结论不可信',还附专家解读\"。

林深跟着女儿体验\"儿童信息舱\"。孩子想查\"恐龙为什么灭绝\",系统只推送适合8岁孩子的内容,\"用动画讲小行星撞击,没有血腥画面\";弹出的作业答案会先显示\"解题步骤\",\"想直接看答案需要家长人脸识别授权\"。旁边的老人在学\"谣言识别\",系统用漫画演示:\"说'食盐防辐射'的,当年日本核泄漏时就被辟谣过,现在又改头换面了\",大爷边看边说:\"以前总被我家小子说'老糊涂',现在我也能辨真假了\"。

过滤计划推行半年,人们看手机的眼神变清明了。有直播\"信息瘦身日\"的,居民晒出被拦截的垃圾信息,\"我一天能拦52条,省出1小时陪孩子\";有播放\"定制信息包\"的,考研学生只收到\"目标院校真题+复习计划\",宝妈只看到\"辅食食谱+疫苗提醒\";还有展示\"信息反沉迷\"的,刷短视频超过1小时,屏幕会变灰:\"您已看了20个萌宠视频,该起身活动了,推荐您去社区公园看真鸽子\"。

网信办的信息报告里写着:\"居民信息焦虑指数下降68%,谣言传播速度下降91%,连小学生都知道'不是手机上说的都是真的'\"。林深给岳母设置了\"老年模式\",\"现在她收到的保健广告全被拦了,只留社区医院的体检提醒,再也不乱买保健品了\"。

沈砚舟在国际信息安全论坛上展示了段数据:\"使用过滤系统的用户,辨别虚假信息的能力提升73%\"。他突然指向观众席:\"那位戴眼镜的编辑,你做的'青少年信息课',让10万孩子学会查资料了;穿卫衣的程序员,你开发的'广告拦截插件',被联合国推荐了\"。全场安静时他补充道:\"智能信息不是要剥夺知情权,是帮人在信息垃圾堆里挑有用的——毕竟,脑子装的该是知识,不是垃圾。\"

128 智能代际的融情计划

林深家最近的家庭群热闹得像菜市场。老妈在群里发了段广场舞视频,系统自动配上字幕和特效,\"您的转身动作标准度85分,比上周进步了\";女儿用\"时光胶囊\"功能给姥姥发了段语音:\"姥姥下周来我家,我教你玩Switch游戏\",系统自动转换成方言播报,\"老婆子听得眼泪都出来了\"。

社区的\"代际融情角\"更暖。退休教师周奶奶在教小学生写毛笔字,智能毛笔会提醒:\"握笔要像姥姥给你递糖那样轻\";大学生小王在学\"老年表情包\",系统提供\"斗图模板\",\"给爷爷发这个'加油'的动图,比打字更亲切\"。最绝的是\"年代体验舱\",年轻人戴VR眼镜体验\"80年代供销社\",\"买块肥皂要凭票,结账用算盘\";老人则体验\"未来厨房\",\"喊一声'做西红柿炒鸡蛋',机器人就开始切菜了\"。

\"这融情计划,是让老小能坐一块儿说说话,别各玩各的手机。\"沈砚舟的全息影像突然出现在融情角,他刚从代际关系国际研讨会回来,虚拟毛衣上绣着\"祖孙乐\",\"你看这'代际翻译官',老人说'我吃饱了',系统会提醒年轻人'可能是客气,再劝一次';年轻人说'yyds',系统给老人解释'这是夸您做饭太好吃了'\"。

林深跟着全家体验\"家庭时光机\"。系统调出十年前的照片:\"这是2015年您带女儿去动物园,现在那家动物园多了智能导览,您要不要带姥姥再去一次?\"老妈看着照片说:\"那时候她才这么点儿,现在都会教我用手机了\"。女儿突然说想看看妈妈小时候,系统连接了岳母的\"数字相册\",\"这是1990年您妈妈在村口拍的,穿的花裙子还是您姥姥做的\",三代人凑在屏幕前叽叽喳喳,比过年还热闹。

融情计划实施两年,家里的代沟浅多了。有直播\"祖孙技能交换\"的,爷爷教孙子编竹篮,孙子教爷爷发朋友圈,\"爷爷的竹篮装孙子的零食,孙子的朋友圈晒爷爷的手艺\";有播放\"年代故事会\"的,老人讲\"粮票的故事\",系统同步展示实物图片,\"这是1983年的全国粮票,那时候买馒头都得用它\";还有展示\"代际互助网\"的,大学生帮老人挂号,老人帮年轻人看孩子,\"张奶奶带的三个娃,现在都叫她'编外姥姥'\"。

老龄办的代际报告里写着:\"家庭矛盾下降76%,祖孙互动时长增加3倍,连养老院的老人都在学'00后黑话',就为了跟护工多聊几句\"。林深给老家的爷爷奶奶装了\"亲情机器人\",\"现在它每天给爷爷读新闻,陪奶奶唱老歌,上次视频,爷爷居然跟我说'这机器人比你爸还懂事'\"。

沈砚舟在国际老龄论坛上展示了段视频:\"这是留守儿童和城里老人的'云结对',孩子教老人用平板,老人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已经结对了5000对\"。他突然指向观众席:\"那位扎围裙的阿姨,你家的'家庭厨艺赛'视频火了,姥姥做的炸酱面和孙女做的披萨都获赞;戴红领巾的小朋友,你教社区老人用健康码的事迹,上新闻了\"。全场笑中带泪时他补充道:\"智能代际不是要让老人变潮人,年轻人变老古板,是让不同年代的人能互相瞅见——原来姥姥的唠叨里有关心,孙子的游戏里有快乐,这就够了。\"

129 日常里的文明肌理

林深站在社区的\"生活档案馆\"里,指尖划过玻璃柜里的物件:女儿用旧奶粉罐做的存钱罐、自己修无人机的工具套装、老婆参与投票的篮球场改造方案、老妈的广场舞评分卡。每个物件都连着段日子,比如那个存钱罐,旁边的纸条写着:\"2025年6月,女儿用它存的钱给流浪猫买了10袋粮\"。

窗外,社区广场正在办\"智能生活节\"。这边\"旧物改造区\"有人在用快递盒做机器人,那边\"代际角\"老人和孩子在玩体感游戏;有人举着手机拍\"技能达人秀\",有人在\"议事厅\"讨论加装电梯的事;最热闹的是\"信息小屋\",老人在学怎么查天气预报,年轻人在教怎么拦截诈骗短信。

沈砚舟的全息影像突然出现在档案馆中央,背景是全球社区的日常:东京的老人在学用智能药盒,巴黎的年轻人在修旧自行车,里约的孩子在社区菜园里摘菜,系统在旁边报着\"这个番茄含糖量8%,熟了\"。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吗?\"沈砚舟指着玻璃柜里的bp机,\"那时候联系个人得等回电话,买东西得带现金,谁能想到现在扔个旧洗衣机都能变成图书馆的机器?\"他调出个时间轴,从2020年的口罩预约,到2023年的智能问诊,再到2025年的社区共治,\"你看这纹路,就像树的年轮,一年年长出来,都是实打实的日子\"。

林深的手机收到\"本周生活纹路\"推送:女儿在技能大赛上得了\"最佳小兽医\",自己的无人机课赚了500块,老婆参与设计的社区花坛动工了,老妈的广场舞队拍了mV。这些纹路叠在一起,就是再普通不过的生活,却比任何时候都结实。

社区广播里响起《听妈妈的话》,是社区合唱团改编的,老人唱\"别总玩手机\",孩子唱\"教你发朋友圈\",跑调跑到天边,却听得人鼻子发酸。林深想起十年前带老妈第一次用智能手机,她紧张得像捧个炸弹,现在却会发\"我孙子真棒\"的朋友圈,这变化慢得像熬粥,却稠得暖心。

沈砚舟的影像慢慢变得透明,像融进了空气里。\"你发现没?\"他的声音像老邻居聊天,\"这些智能系统最了不起的,不是多先进,是能把不同的人、不同的日子织在一起——老人不被时代丢下,年轻人不嫌弃老规矩,旧东西有新用处,新科技有老温度\"。

他最后指了指窗外那些笑着闹着的人:\"你看他们,修东西的、学本事的、吵架的、和好的,多像块布上的经纬线,一上一下织起来,才叫生活。智能就是那根穿线的针,让这布更结实,更好看。\"

林深走出档案馆时,天快黑了。年糕蹭着他的裤腿,项圈显示\"今天和3只狗玩过,开心\";女儿举着刚做的狗窝跑过来,\"爸爸你看,用旧t恤做的,年糕肯定喜欢\";老婆发来消息,\"妈说周末来,想尝尝你新学的红烧肉,系统说她最近血压正常,能多吃两块\"。

广场上的生活节还在继续,有人在换旧物,有人在学新技能,有人在投票选社区之星,有人在教老人用健康码。这些声音、这些动作、这些热气腾腾的瞬间,织成了一张网,把每个人都兜在里面,不孤单,不慌张。

林深突然明白,所谓的智能文明,根本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词。就是旧洗衣机能变成新机器,老人能跟上新时代,邻居能坐下来商量事,孩子能相信手机外的世界。这些东西像毛细血管,遍布在生活的每个角落,不起眼,却让日子活泛起来。

就像现在,风里飘着晚饭的香味,孩子的笑声脆生生的,手机里是家人的消息。这日子或许不完美,但够实在,够暖和,够让人想一直过下去。而这,就是21世纪最该有的样子——科技是线,人心是布,一针一线,织出的都是生活本来的模样。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星星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x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