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东汉朝廷的时局一样,宗教界也可谓是乱象纷纷。
不过,就像刘少卿曾经说的那样,仙人作为高了一个大层次的人,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上那都是满足的,是不可能为了普通人的财富、美色、权力而下场的。会下场的,多半也不是真正的仙人,而是修仙失败,试图用灵炁换取经济利益的失败者。
这句话放在张家非常合适,就张教所了解到的,他从他便宜父亲那里继承来的灵炁,属于多代法力掺杂的情况,那些法力年久失修没有维护,大部分都处在将就着用的形态。别说和刘少卿的三十一代法力比了,就是和仙玄天的第十四代法力比都够呛。
想到这里,张教想到了百花从政失败,下海经商的那些人,这都算是旋转门吧!
作为家中的长子,继承父亲的衣钵确实是他的责任。但这份责任太过拉胯,以至于张教没有选择去背。
张教在用自己的法力行走在东汉社会,而他的所作所为,逐渐影响到了他的两个弟弟——张凉和张褒。
汉人男子二十弱冠,女子十五及笄。张教来到东汉的时候,正好是张教二十岁的时候,他在这个时代可谓是玉树临风,一表人才。只是因为平日工作的原因,所以看起来有些邋遢。
但魏晋风流非一朝一夕形成,因此张教的形象还算不上叛经离道。
今天和过去一样,张教带着两位未成年的弟弟走在县城中给贫苦人家的子弟治好了病。
那些人作为县民还是有的报的,所以张教手里会多一点钱和土特产。而县民之外的,闻声过来救命的真穷人,那些人是真的什么也没有。
想到这里,张教叹了口气。
刘少卿是不会因为这种情况叹气的,因为活的时间太长,他看见的悲剧已经太多,多到麻木了。而且就算麻木了,他看看自己,也足以止住叹气,毕竟自己也很惨啊。
张教是会叹气的,因为他只是刘少卿的极小一部分,是为了高效的扮演张教这个角色,而被捏造出来的人格,他的阶级成分导致他的生活不会太惨,对下有着较高的同情心。
在东汉社会是非常惨的,或者说,无论生在什么时代,最底层的老百姓都是非常凄惨的存在,因为这个时代的所有上层建筑是他们供养的,因此史书无论怎样形容,他们都不是主角,而是背景板的存在。
而且,还是特别惨的时候,才会出现的背景板,例如“岁大饥,相食人”六字。
世道好了只是知识分子的世道好了,世道坏了却不一定只是知识分子的世道坏了。在百花历史走入工业化之前,老百姓,或者说泥腿子们,他们的生活从来都在为了下一顿吃饱而努力。
但是,想要真正吃饱活下去,那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看着因为过度劳动而花白的头发、畸形的身躯、粗糙的皮肤,看着磕头的这对父子,张教心中有些略微的无奈。
他刚刚治好了这对父子的职业病和常见的儿童病,而随着他在这个时代呆的越长,他对这个时代的人的认知也就越多,他发现了一件事——
在这个时代,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士农工商,他们都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