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纣,周取天下。
在商的时代,人皇自称下帝,下帝死后成为上帝。
上下两帝,是大邑商政教合一,权力集中到顶峰的标志。
武王伐纣为什么说是天命所归?这就像1950年,半岛的战争那样。在纸面上实力如此悬殊的状态下,一地区大国和联合国军打成平手,这种国威,确实是政权合法性的有力背书,是天命所归。
周取天下,虽然自命天子,但天子和下帝却不是等号的。
下帝本质上是上帝的过去时,下帝一定会成为上帝,但天子不一定成为天。
周取天下,过于依赖盟友的力量。因此,周天子的实际权力是小于商下帝的。
也正因为如此,随着周国迁都,从西边首都的周国变成东边首都的周国,周的实际力量大幅度降低了。
东周的时代就是春秋战国的时代,上百个国家相当于上百个私人公司,这些私人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因为周力虽竭,周礼尚在,所以春秋的战争是讲战争法的,国与国的兼并虽然存在,但“原公司的老板”,都在破产后加入了新的“公司”。至于“原公司的员工”,他们成为了士,并游走于诸国之间,混口饭吃。
周敬王二十年,也就是公元前500年,五岁的赵无墟睁开了双眼,他看到了天下……
春秋战国,此刻还属于春秋的时代,但这个时代,国家的数量已经不多了,现如今还存在的中原式国家有:晋、楚、齐、秦、宋、卫、鲁、郑、陈、蔡、曹、燕、吴、越、莒、巴、蜀、胡、顿、随、郯(tan第二声)等二十一国。
非中原式国家有殷式箕子朝鲜、中山国、代戎、山戎、林胡、白狄、百濮、扬越等八国。
而中原式和非中原式的区别,看的是是否遵从周礼进行建国。毕竟,在当时的时代,周礼是实实在在的先进制度。
八个非中原式国家撇开不谈,他们的制造技术,还处于石器阶段,青铜器具对于他们而言,算是神器。
但在中原式国家中,青铜器已经是日常可以用到的器具了,周围有铁矿的国家,甚至已经在冶炼铁器了。
只不过,现在还没有人总结出铁的性质,因此铁器费拉不堪,是众所周知的恶金。
二十一个中原国家中,有五个国家堪称最靓的仔,这五个国家分别是齐、宋、楚、晋、秦。因为分别称霸,后人称五国为春秋五霸。在当时的时代,这五国被称之为大国。
五大国之下,有卫、鲁、郑、燕、吴、越、巴、蜀等八个中国,胡、顿、随、郯、曹、莒、陈、蔡等八个小国。
其实小国之下还有小国,但那种小国实在是太小了,根本就没有什么战争潜力。因此在春秋时代,他们的力量等同于无。
实际上,胡、顿等八个小国能够左右的局势是有限的,在五大国的霸权博弈中,八中国才是有博弈资格的棋子。
这是一个道法式微的时代,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商周的封神之战消耗掉了大量的法力能量(即灵炁)。
现在是法力的低迷期,但就和潮汐一样,法力在未来完成积蓄后会走向爆发,法力爆发的时代是灵炁复苏的时代。只不过,这个时代的人等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