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央派军队攻打邯郸邑,主军之人是赵无墟,副手是一个叫做籍勤的家伙,籍勤本来是晋国公族之后,但后来落魄了,成为了荀氏二分的中行氏在赵氏的间谍。
此次赵氏内讧,籍勤带着军队攻打邯郸邑,而在得到中行氏的命令后,他立马想要杀掉主军的赵无墟,反过来攻打下宫邑。
赵无墟能这样被轻松杀掉吗?他反杀籍勤,整合兵卒,然后继续发兵邯郸邑。
按照原来时间线的轨迹,中行氏、范氏、邯郸赵,以及叛变的籍勤,这四支队伍会杀个赵氏措手不及,是赵氏的董家宰一意孤行,调动赵氏私军,才避免下宫之难赵氏孤儿事件重现。
但董家宰的行为是有代价的,因为首祸者死的规矩,他会自缢殉节,保全赵氏。
刘少卿谪落的时间线,赵无墟和籍勤一起行动,在籍勤叛赵之际扭转乾坤。
邯郸邑的城门之外,当赵无墟开启【风帝造我】一剑劈开城门后,邯郸邑的赵氏无条件投降了。
杀死邯郸邑的宗家,也就是赵寄那一脉,并继续提拔分家并用三巴眼设下暗示,赵无墟很快便掌握了邯郸邑的力量。
然后,原本四打一的局面,变成了二打一的局面,中行氏和范氏将对战一整个赵氏。
尽管情势没有先前时间线那样危急,但晋国六卿实力均衡,两氏打一氏,属实是赵氏落了下风。
赵氏和韩氏的关系还不错,不然也不会让嫡女嫁给赵伯鲁。而在成邑之变中,韩氏也是收到消息唯一没有攻击赵无墟的卿族。
因为魏姬是赵氏主母,且先前魏良私动有愧,所以魏氏在这个时间节点上,站的是赵氏。
魏氏和韩氏的宗主找到了晋公,将中行氏和范氏的行为判定为首祸者。
原先想落井下石的智氏看到眼前这一幕,直接站队赵氏。
最后,一打二变成了四打二,中行氏和范氏因为被判定成首祸者,直接恼羞成怒攻打了晋都。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先前中行氏和范氏与晋公商量好了,赵氏内战就干掉赵氏,现在晋公反悔了,反倒是他们现在里外不是人。
中行氏和范氏因为战败而远走他乡,晋国六卿的格局被打破,赵无墟在这场战争中攻城掠地,拿下了很多肥美的飞地。
随后,他建议赵央将那些高价值的飞地和其他卿族交换低价值的靠近赵氏的地盘。
魏氏和韩氏同意了,智氏没有同意。但那些都是旁枝末节,真正的大头在后面。
六卿少了两个,其他家族自然想安插人手进去。而为了扩大卿族的力量,赵氏连同魏氏和韩氏,让晋公同意了四卿执政模式。
先前的时间线,中行氏和范氏被认定为叛军,他们勾连齐、鲁、卫、宋四国君主,想要攻打晋国。甚至,他们还拉拢了北方的戎狄。因为这,赵央将季嬴嫁给戎狄,换取和平,最后三家分晋,赵伐戎狄,季嬴殉节而死。
这次,中行氏和范氏没有机会了,赵无墟千里奔袭,直接利用第八代法力跳过时代局限性给了两大家族一记闷棍。
晋国内乱,就这样快速的平定了。而四卿制度,也意味着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