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之道,就是衡量双方的力量,然后巧妙的运用这股力量去击败对方。
人数少的时候,可以凭借血气之勇来战胜。但随着战争的规模扩大,超过一万这个数字,战争就变得人山人海起来。
这个时候,调度很重要,没有合理的调度手段,人数越多反而不能成为新的力量,而是会成为新的劣势。
一年后,反抗军们因为接连获胜,所以都飘了起来,他们立赵氏宗族中比较有人望的赵玄为新的皇帝,自号天命帝。
称帝和先前的流寇作乱可不是一个级别的,当大秦朝廷意识到这个新赵政权是死敌后,嬴季立马调度各州的精兵强将扑向昆阳、宛城一带。
四十二万精兵强将,站在城头看向远方,那人几乎是无边无际的。而看着那样的人潮,一般人看着看着就直接崩溃了。
不出意外,天命帝溜了,与此同时溜走的还有他手下的一班大臣。嬴核留了下来,这是他兄长嬴章建议的。
这自然是不怀好意,但嬴章吹嘘的很夸张,所以嬴核成为了昆阳城的总指挥,垫后的炮灰。
为了符合总指挥的身份,天命帝自然不能让嬴核以白身守昆阳。为了面子上看的去,他给嬴核按照当时的制度封了大将军。
大将军是皇帝之下最高的军职,对于一个白身而言,拿到这个职称,效死都是应该的。
因此,就算之后嬴核死了,那也是理所当然的,更是众望所归的。
天命帝手下多少山头大王啊!凭什么一个无名小卒嬴核可以成为一品的大将军,不就是因为,在所有人眼里,他已经是一个死人了吗?
只要他能用自己的死拖住敌人,给自己争取逃跑时间,那么给出大将军的位置就是值得的。
“百万之师,所过当灭,今屠此城,蹀血而进,前歌后舞,顾不快耶!”这是大秦朝廷的领军大将看到昆阳城负隅顽抗时所发出的言论。而在到了城下,明日准备攻城的时候,当天夜里,嬴核站在城墙上头整装待发。
其实,普通士兵视角有限,根本看不到太多,对于上头的命令,他们有些抵触。毕竟,对面可是四十二万大军啊!他们这几千人拿什么打?
不过,现在还没有开打,而且跟了一段时间的嬴核,他们一路胜来,还是挺相信嬴核的,他们不觉得嬴核会故意带他们送死。所谓的夜袭,估计是打着夜袭的口号逃命。
“今夜会有天星压阵,更有大雨掠阵,助我杀敌。”这是嬴核的原话,而传到其他人那里,他们怎么听怎么怪。
【不管了!帅旗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这是绝大部分人的想法。
在这个年头,讨口饭吃是真不容易。如果不是有生命危险,那些当兵的还真不想离开能吃饱饭的嬴核的军队。
“出发!”骑马走在最前头,一身金甲惹人注目,嬴核率军走出了昆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