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帝辛驾崩的消息传到朝歌的时候,朝歌城是人人自危的,他们不约而同的想要离开这里。
这是商人的软弱性,但不是朝歌人的本性,因为商业是经不起战争的摧残的。
朝歌城是商业之城,也是手工业之城,国内国人绝大多数都是手工业者以及小老板。
西周派军队来攻,商人会跑,但朝歌城的手工业者们不会,他们组织起自家的手工作坊奴隶,在商王后苏妲己的组织下开始守城。
站在城楼上遥望远方,苏妲己开始思索起这些年来的行为。
苏妲己的存在在这条时间线是真真切切的提升了大邑商的力量,相比起元时间线,大邑商变得更加富裕了。
但这种富裕是相对,连外文明漏下一点生产力都攀比不上。
在元时间线,因为手工业的发达,大邑商可以利用工农剪刀差收割邻国的农产品。这个手工业的发达,是建立在庞大的奴隶群体之上的。
而奴隶群体是要国人镇压的,没有一定数量的国人,奴隶造反会顷刻颠覆大邑商的统治。
但国人的再创造很慢,正常情况下,国人只能靠国人来生。
贵族因为富裕而不断增加,增加的贵族使得贵族群体的富裕程度下滑,富裕程度下滑使得贵族倾向对外战争,但对外战争获得奴隶,你刚生的小朋友又镇不住他们。
总而言之,大邑商被战争绑架了,尽管大邑商可以依靠商业和手工业不断收割邻国,但它依旧是走在了不断自我毁灭的道路上。
帝辛这样聪明,怎么可能看不到大邑商正在走向毁灭。苏妲己在增加生产力,但生产力想要扩散是需要时间的。
对于走向毁灭的大邑商,帝辛采用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针对贵族,这是希望他们别生那么多小孩。因为苏妲己改进了生产生育模式,孕妇死亡率和新生儿夭折率大幅度降低了,贵族引发了婴儿潮,从而让贵族产生了旺盛的物质需求。
但实际上,大邑商已经拿不出那样多的物质满足贵族的需求了,微子启因此盗剑反叛,他非主政之人,哪里知道大邑商有多少家底,他只感觉自己生活变差了,而帝辛不搭理他,所以做下了那样的事情。
中策针对国人,为了应对越来越庞大的被管理群体,帝辛需要更多管理者,因此一些国人被提拔为贵族,这引起了原先贵族的不满。为什么老贵族因为财政不够所以不许多生,但国人就可以变成贵族?
帝辛的回答是:因为同样的工作,人家要的更少啊!
是的,同样是贵族,老贵族要的更多。而且官员职位都给老贵族们的话,他们的力量太膨胀了,帝辛不允许有人拥有太大的权力。而这样做的结果是贵族叛变,他们觉得帝辛有问题。
下策是针对奴隶的,因为奴隶无法拥有私产,所以干多干少都是那个回报,奴隶自然是用出力程度最低的方式摸鱼了。
让奴隶成为自由民,从而让他们发自内心的为自己的私产而奋斗,结果是奴隶主的财富增加了,奴隶的财富也增加了,双赢!
下策很明了了,就是将低劳动效率的奴隶逐渐转变成高劳动效率的自由民。
但这里面存在两个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