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速度不快也不慢,既满足了刘永嘉观察世界,让【心灵传送】有了更多的目的地,也满足了他救人的想法。
是的,刘永嘉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他来这里是救人的,不是当资本家、大地主、神仙的,那些身份都是救人的名号,如果他因此被困在一个地方,不能继续初心了,那么他一定会想办法脱困,大威德因此而生。而说到初心,初心就是本心,是一个人对世界最本真的看法,刘永嘉的看法就是,人不能这样那样的被糟蹋。
木槿花国的市郡其实很普通,放在二零年后的百花在东部沿海地区其实到处都是,木槿花国的市郡对应的是百花的市县,但木槿花国实在不大,百花一个镇是几万人口,木槿花国一个郡也是几万人口,所以木槿花国郡的行政区划,只能对应百花的镇。
木槿花国的郡中心还是相对比较繁华的,房子比较陈旧简约的都在邑,邑是木槿花国的镇,规模只有百花的村一样大。至于里,虽然里对应村,但里说的只是一个小区而已。
离开城市的喧嚣,走在乡野的道路上,大威德看到了许多农民,这些农民走的是灯塔大农场的路子,但因为木槿花国地盘不大,所以大农场其实大的有限。
为什么最低单位会有里?因为大农场用的是机械,他们用机械耕种周围的土地,地盘只能大不能小,而为了节约公共资源,他们就只能结成里。
木槿花国的农民和百花的农民一样,或者说全世界的劳动人民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风吹雨打,都是散漫自由。注意,这里的散漫是褒义的,他们不像被压抑的城里人,有着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
从这方面来说,无论是庆家的大土地农场主,还是邑里的小土地农业工人,二者都属于资产阶级,他们的灵魂是自由的。而在城里的无产阶级,因为他们没有生产资料,所以他们的身体都不一定是属于他们的,更何况灵魂了。
木槿花国是一个宗教比较多的国家,萨满教、新教、佛教、神道教、道家、儒教的思想在这里百花齐放,而因为特别的宗教政策再加上作为灯塔殖民地所以崇尚的新教,这里新教为皮,其他教为骨的“新教”数不胜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何尝又不是宗教自由呢!邑里的村民都信一些宗教,但因为相对散漫的生活状态,所以这里的教根据客户需求要求也很低。
可以这样说,这里的教就是心理医生,是大家每个月出点钱养的,教士住在教堂里,算是脱产的体面人物,平时除了疏通心灵之外,也会办些喜事和丧事,处理一下邑里的人际矛盾。至于疏通肉身,那是不可以直言的阴私。
一路走来,大威德看了很多,而无论是富裕还是贫穷,大威德看到了一个奇点。
理论上,富裕的人和贫穷的人因为工作方式和消费方式不一样,他们是不相交的线,但因为宗教,他们又有了交汇,被富人用宗教剥削是一回事,可因此可以搭上富人的捷径,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它变相的提供了上升渠道。
因为这个现象,刘永嘉在考虑要不要因地制宜的搞一个新新教,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上帝自由教”。
至于教义,新教的核心教义源于《圣经》,他们将上帝的选民看成核心,弥赛亚看成核心领袖。
因为核心教义是《圣经》,而《圣经》需要人解释,所以“上帝自有教”的教义他很快想好了,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创造了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