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必是想在大将军的三十万兵马赶到之前,急攻阳城。这是孤注一掷,自乱阵脚啊!”
另一名将领也附和:“李绪将军说得极是!韩子韬真是沉不住气了!”
原本压下的欢快气氛,随着这番话再度松开,帐中诸将又沸腾起来。
李通目光闪烁,神色渐渐从凝重转为兴奋,问道:
“诸位,可有良策应对?”
李绪不待他人开口,再次拱手:“儿倒有一计!”
李通问:“绪儿有何计谋,快快道来!”
李绪嘴角一勾,语气自信:“韩子韬此番仓促而来,必定会被我军声势所震慑。再加上他没有攻城器械,必会按兵不动。
可若我军贸然出击,纵然能胜,也必有所损。不如派人诈降,引他亲率大军前来,再半途设伏,必能重创黄巾军。”
帐中将领闻言,目光皆投向李通。李通却是眉头微皱:
“此计虽妙,但韩子韬久经沙场,怎会轻易上当?”
李绪微微一笑,神情笃定:“可派人扮作豫州黄巾军旧部,他必定不会怀疑。”
李通闻言,眼睛一亮,继而放声大笑:
“妙计!妙计啊!就按你说的办!”
“父亲英明!”李绪抱拳,神色间透出难掩的得意。
就在此时,一名将领却面露难色,对李通道:
“将军,李绪将军的计谋固然绝妙,但大将军明令我等在此防守。若擅自出击,恐怕会被…”
李通目光一冷,心想:张勋算什么东西?老子一向是听调不听宣。而面上却安抚道:
“此番乃是用计取胜,岂能算冒进?”
这名将领仍坚持道:“将军,倘若韩子韬不上当,反而趁机正面攻城,该如何是好?我军兵力本就不及他,再分兵设伏,只怕…”
他话未说完,便被李绪打断:“孙将军多虑了!几处要道我等早已布下重重障碍。韩子韬无攻城器具,怎能破我如此坚固的防御?”
帐中一阵沉默,目光全落在李通身上。
李通眨眨眼,随即猛地一挥手:“就这么定了,都不必再说了!绪儿,你即刻去安排。”
“是!”李绪应道,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意。
众人散去,帐内渐渐安静,外头偶尔传来士卒巡逻的脚步声,更加显得帐内的安静。
李绪眼神闪动,低声道:“父亲,孩儿总是有些担心吴霸!”
李通微微一愣,端起案上茶盏,缓缓抿了一口,沉声道:
“你是担心他会叛变?”
李绪垂下眼帘,语气小心:“孩儿只是有些担忧,吴霸将军虽然跟随父亲多年,立下不少功劳,忠心耿耿,但他毕竟曾是黄巾军…”
李通眉头微凝,迟疑良久,才缓缓摇头:
“我若此时对他生疑,必动摇军心。”
李绪想了想:“不如此番与韩子韬交战,父亲将他留在身边,不要给他任何军务。”
李通抚须沉思,目光深邃,似在权衡,终是摇头:
“如此,只怕他会心生怨气。”
李绪呼吸稍显急促,坚持道:“那不如派他去后方督运粮草与军械,再好生安抚一番。”
李通没有回话,指尖在茶盏边缘缓缓摩挲,过了一会,点点头:
“只能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