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颍水河畔,金黄的银杏叶铺满了青石小径。吴权轻装简从,只带了两名侍卫,踏着落叶来到钟氏宅邸前。朱漆大门上的铜环在阳光下泛着古旧的光泽,门楣上\"颍川钟氏\"四个大字笔力雄浑,正是钟繇亲笔所书。
\"陛下,就是这里了。\"侍卫低声禀报。
吴权整了整衣冠,正要叩门,忽听院内传来清朗的诵读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开门的是一位约莫十二三岁的少年。他身着素色儒衫,腰间却配着一柄短剑,见到来人也不惊慌,只是微微拱手:\"这位先生是...\"
侍卫正要开口,吴权抬手制止,饶有兴趣地打量着眼前的少年:\"小友在读《孙子兵法》?\"
少年眼睛一亮:\"先生也懂兵法?\"随即又警觉地眯起眼,\"看先生气度不凡,莫非是...\"
\"会儿,不得无礼!\"一个苍老的声音从院内传来。钟繇拄着拐杖快步走来,待看清来人面容时,手中拐杖\"当啷\"一声落地。
茶香袅袅中,钟会跪坐案前,从容不迫地为吴权斟茶。少年手腕沉稳,茶水丝毫不洒。
\"陛下觉得,魏国还能支撑多久?\"钟会突然发问。
\"会儿!\"钟繇脸色大变。
吴权却笑了:\"小友有何高见?\"
钟会放下茶壶,在案上以水代墨,画出一副简易地图:\"魏国困守豫州、徐州,如困兽犹斗。陛下可先取徐州,训练水师,再取东吴。\"他的手指划过水痕,\"至于蜀国,待诸葛亮北进或南伐之时,只需遣一上将翻越阴平山道就可直取成都,一统华夏。\"
吴权手中的茶盏停在半空。这少年所言,竟与自己和贾诩、郭嘉等智谋之前商量的方略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