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化见杨戬等人不给他面子,第二天,傲气十足的要和魔家四将开战,这一战定要一战成功,也让某些人看看,将门之后的实力。没错,现在的黄天化已经不是阐教弟子了,而是变成了西岐将军,这个身份变化很重要,可惜他只觉得武成王长子很拉风,比什么阐教弟子风光多了。这就是见识少,没有见识过阐教的威势,人家杨戬和杨婵舅舅还是天帝呢,不依然跟着阐教混。
结果一上战场,要不是哪吒救他救得快,差点被直接打死。其实要说实力,在他有火龙镖和攒心钉的情况下,黄天化一打四不行,但是一对一甚至是一对二,一对三,都是有优势的,但是他太骄傲了,觉得魔家四将不过如此,根本没往心里放,才有了这一次的惨败。事实也果然如此,在杨戬的帮助下,黄天化第二天,重新上阵,一战阵斩魔家四将。
闻仲这边听说了西岐战事,终于下定决心,西征,要争取一战定西岐。主要是这个时候西征的条件已经满足了,东南两面已经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附近粮草后勤也已经理顺了,不用朝歌支援,而且朝中事务,闻仲也理顺了,只要纣王和现在一样,天天在后宫待着,就出不了事。闻仲这个时候也不说妲己和胡喜媚了,反而感谢她们能有这个魅力,把纣王吸引在后宫,不让他捣乱。
闻太师上表出师,纣王亲自在宫门口摆酒饯行。在选择去西岐的路径的时候,闻仲命令副将,率领大军走五关大路,而自己则是亲自走青龙关小路。朝歌和西岐之间有三条路可以走,第一是五关大路,也是官路,不过有点绕远,第二条是青龙关小路,虽然是小路,但是只是狭窄,不方便大军通行,走起来问题还是不大的。最后一条是佳梦关小路,这条路,是又远又难走,而且最终还要连接到五关大路上,闻仲连看看的兴趣都没有。
闻仲走青龙关小路,就一个目的,沿路实地考察一下,防止在他攻打西岐的时候,姜子牙派精兵给他来个换家,把朝歌给打了。但是实际走了一圈,闻仲就彻底放心了,青龙关这地形,有些地方一人一马都得牵着走,怪不得当初黄飞虎宁可一路打出五关去,也不走青龙关呢。
闻仲一路西行,还收了邓辛张陶四将,这四个人不是截教之人,就是各有机缘的普通人族修士,投靠闻仲,也是因为闻仲忠义,倒也没有别的什么想法,闻仲到了西岐之后,副将已经领着大军准备多时了,闻仲也不耽误,直接下战书约姜子牙三日之后决战,姜子牙自然应下。
不得不说,这闻仲不愧是殷商太师,战斗力确实不低,和杨戬都能打个平手,这也和杨戬手里没有什么法宝有关。哪吒三兄弟加上杨婵,迎住邓辛张陶四将,杨戬顶住闻仲,就连黄天化也被闻仲的副将挡住,两边一顿好杀,金吒和木吒没有放水,他们打不过是纯粹的实力不济,杨婵基本不落下风。而哪吒放水都快放出一片东海了。
他一边逗着辛环玩,一边关注金吒他们,看着谁要是有危险了,就出手帮一把,但是也仅限于他们师兄弟,至于姜子牙和黄天化,他连看都不看。闻仲和杨戬对战,姜子牙在旁边打酱油,想要用打神鞭给闻仲一下子,闻仲一面顶着杨戬,中间还抽冷子给了姜子牙一鞭,直接把他从马上打了下来。还是哪吒手快,一枪逼退闻仲,把姜子牙抢了回来。
现在哪吒很明确,保住西岐不会大败,不让姜子牙死在自己眼前,他的任务就完成了,至于杀人,不是有黄天化他们吗,以后大家都是同殿为臣的人,没必要下死手嘛。封神台里面的风林,你杀我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
姜子牙整体算是大败回城,但是闻仲这边日子也不好过,四个副将死了俩,这可都是跟着他南征北战的功臣,多年来排兵布阵,安营扎寨,也多亏了他们,结果,死在了大战之中,全赖黄天化之功。
姜子牙回城之后,咬牙切齿的亲自点将,点名让哪吒对战闻仲,只许胜,不许败,要是败了,就自己回山去吧。哪吒气哄哄的领命走了,姜子牙一看哪吒走了,直接一甩袖子,散帐了,杨戬一群人,安慰哪吒不提,不过哪吒也发狠心了,明天,直接要了闻仲老命。也就是杨戬心大,否则就哪吒这说法,杨戬必然得恨上哪吒。金吒木吒那是亲兄弟,杨婵和哪吒玩的挺好,太乙真人和云霄都要商量要不要结个姻亲了,杨戬成熟稳重,吃点亏也不在乎,所以哪吒虽然少年心性,但是在师兄弟里面混的很好。
第二天,我也是第一次见识到现在还能施展全力的哪吒,一个人对付闻仲和辛环 ,火尖枪不离闻仲胸口,金砖不离辛环头顶,隔三差五还用乾坤圈各种偷袭,打的辛环和闻仲三昧火直喷,辛环一双肉翅,也都破破烂烂的。姜子牙也在背后用打神鞭砸闻仲,结果不小心被闻仲看见了,闻仲也赶紧用雌雄双鞭相迎,结果因为法力不继,雌鞭直接被打断了,而他自己,也被哪吒一枪扎在左胸,乾坤圈打在后背,辛环也被金砖拍到了地上。
见哪吒要去杀闻仲,邓忠赶紧运用秘法,要杀金吒,对哪吒进行围魏救赵,赌哪吒不会为了功劳放弃自己的哥哥,哪吒不能看着自己哥哥惨死啊,果断中计,舍了闻仲去救金吒去了,邓忠被哪吒一枪刺死。这才让其他人救了闻仲回营,闻太师副将,一边护着闻太师,一边把大军撤到了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