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竺见众人到齐,遂开口道:
“诸位,有些关乎我等命运之事,需商议。”
他神色平静,但在话语间透着几分锋芒。
“竟涉及我等命运?这般重要?”
众人闻言皆神情凝重,目光聚焦于糜竺。
徐州旧属齐聚一堂,个个曾是陶谦麾下的地方支柱。
“诸位听好,我已决意带领各自的部曲……归附邺城朝廷。”糜竺环顾四周,语气平静而坚定。
厅中瞬间骚动。
“什么?投向邺城朝廷?”
“那可是刘备创立的政权,在冀州。”
“我们身处徐州,距离遥远,这合适吗?”
议论纷纷之际,一人霍然起身,大声道:“此事我绝不赞同,你凭什么让我们去追随刘备?”
众人认出此人是孙康。
“孙康,说话注意分寸!”曹豹厉声喝止。
“管他是何意图,我就是不答应!”孙康毫不退让,“邺城远在冀州,与我等何干?糜竺不过是想借我们的力量达成私利罢了!”
无论如何,孙康都反对糜竺的提议。
“徐州现在动荡不安,战火四起。”糜竺沉声道,“诸位皆由陶使君一手扶植,难道要继续助纣为虐?”
厅中众人皆是陶谦提拔之人。
“我们可请求朝廷派兵南下,剿灭袁术,收复徐州,解救陶使君,恢复太平。”糜竺质问,“有何不可?”
这不仅是对孙康的回应,更是对所有人的发问。
\"这本就是你的决定,难道要用我的前程和未来冒险?\"
孙康依然坚持己见。
曹豹顿时厉声说道:\"孙康,你若执意反对,那便是你的选择!\"
\"即便我要归顺刘备又如何?\"
曹豹注视着孙康,等待他的答复。
出身低微的曹豹,凭借努力从一名普通士兵逐步升至高位,深受陶谦赏识。然而,他并非善类。
糜竺已私下与曹豹商议过共同投诚刘备之事。如今召集陶谦旧部,明确表态:同意者留,反对者除。
此事关乎重大,曹豹绝不容忍任何阻碍。
\"既然如此,那就分道扬镳吧。\"
孙康站起身,声音冷漠,\"我手下的兄弟绝不会臣服于刘备。\"
此言一出,曹豹彻底愤怒。
\"孙康,你究竟意欲何为?\"
此刻,曹豹周身弥漫出一股杀气,气氛骤然紧张。旁人面面相觑,满脸疑惑,目光在几人之间游移。
客观而言,众人更信任糜竺。
\"孙康,看来你是受孙坚蛊惑了!\"
糜竺毫不客气地指责。
\"糜子仲,莫要血口喷人!\"
孙康强压怒火反驳,\"刘备势弱,投靠对他并无益处。\"
\"我只是陈述事实。\"
尽管如此,糜竺仍冷笑道:\"孙康,你未免太过天真。\"
“仅是就事论事,何必调动麾下五百将士?”
糜竺直指孙康。
“你……”
孙康神情骤变,双目微缩,嘴角抽搐。
“孙康,率军前来究竟意欲何为?”
曹豹怒上加怒。
这次无人带兵,唯恐惊扰袁术。
谁料,孙康竟犯此错。
“孙康,太过分了!”
众人齐声责备。
“若让袁术知我等集会,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众人杀气,孙康不再掩饰。
“哼,我若谋反又能奈我何?”
“扬州刺史孙坚已承诺,助我为内应,事成后,许我统领徐州兵权。”
“为何不应?”
至此,孙康吐露真言。
“孙康,这是东海,是郯城。”
糜竺提醒他。
“何以为凭做内应?”
此地乃东海糜氏根基所在。
糜竺信心满满。
“糜竺,未免太过自负。”
孙康直呼其名,此刻,他要崛起……
“以为藏兵便能高枕无忧?”
孙康轻蔑一笑。
“否则怎样?”
糜竺冷眼相对。
“哈哈哈!”
孙康大笑。
“好,让你见识一下我的手段!”
瞬时,他击掌。
大殿内回荡着沉重的脚步声。
三百名卫士跟随一名壮汉鱼贯而入。
“昌西?”
殿中众人齐刷刷望向来人,无不震惊失色,下意识抽出腰间佩剑。
然而糜竺神色如常,语气淡然:“昌西,原来你一直与孙康暗中勾结。”
糜竺的话令孙康愈发狂笑:“糜竺,你万万没想到吧?就连你亲手训练的亲兵,如今也背叛了你!”
孙康目光灼灼地看着糜竺:“可知他们为何反你?”
糜竺拱手:“请赐教。”
他的神情依旧从容,毫无怒意。
“因为我们都渴望更好的生活,都想攀上更高的位置。”
孙康眼中透着野心:“扬州刺史雄才大略,我早已归心于他!”
相比刘备,他更倾向于投靠同宗的孙坚。
或许五百年前,两家本是一家。
“昌西?”
糜竺注视着昌西,歉意道:“抱歉了,先生。”
昌西开口瞬间,曹豹勃然大怒:“子仲,让我替你除掉这逆贼!”
暴躁的曹豹当即欲冲上前去斩杀昌西,周围众人也握剑的手青筋暴起,准备拼死一搏。
“住手。”
糜竺上前一步,按住曹豹肩膀,转向孙康和昌西说道:“孙康,昌西……”
\"即便你今晚杀光这里所有人,你觉得就能控制城外的军队吗?\"
\"身后之事无需你们这些亡魂操心。\"
\"杀了你们,外面的将士自会归顺于我。\"
孙康放声大笑,得意之色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