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内,卢俊义同武松领大军朝着高丽大军疯狂的扑了上去。高丽将领李邦虽竭力组织大军反击,但是在大梁军震天雷的轰炸下,以及大梁将士悍不畏死的攻击下,高丽人溃不成军。
一个高丽士兵,满脸惊恐,手中的长刀都拿不稳,被武松迎面撞见,武松大喝一声,戒刀猛地挥出,直接将那士兵的手臂砍落,士兵惨叫着瘫倒在地。武松丝毫不停,又朝着另一个高丽人冲去,如入无人之境。
卢俊义长枪如龙,在敌阵中穿梭。他看准一个高丽偏将,双腿一夹马腹,战马嘶鸣着飞奔而去,眨眼间便到那偏将身前,长枪直刺,偏将仓促举盾抵挡,却被卢俊义一枪洞穿盾牌,连人带盾钉在地上。
李邦见大势已去,心中萌生退意,但又心有不甘,咬着牙吼道:“撤退!往山谷外撤!”然而,此时高丽军队早已乱作一团,士兵们只顾着自己逃命,根本无人听令。
就在高丽军混乱撤退之际,大梁军士气愈发高涨,攻势更加猛烈。一些士兵手持长刀,专门攻击高丽士兵的下盘,将他们纷纷绊倒;还有的士兵用长戟钩住高丽人的战甲,用力一拉,使其摔倒在地,随后补上致命一击。
山谷中喊杀声、惨叫声、求饶声交织在一起。高丽军丢盔弃甲,狼狈逃窜,地上满是他们丢弃的兵器和旗帜。李邦身边的亲兵越来越少,他自己也多处负伤,鲜血染红了战甲。但他仍心存侥幸,带着仅剩的残兵败将,不顾一切地朝着山谷外冲去,希望能逃出这死亡之谷。
李邦满脸血污,身上数处伤口正汩汩冒着鲜血,却依旧声嘶力竭地呼喊着,妄图组织起大军做最后的反击。他挥舞着手中那把已经卷刃的长刀,对着身边几个还未逃窜的亲兵吼道:“拦住他们!快拦住大梁军!”亲兵们面露惧色,但出于对将领的忠诚,还是硬着头皮朝着大梁军冲了过去。
然而,这不过是杯水车薪。除了这寥寥几个亲兵,其他高丽大军早已被大梁军的勇猛吓得魂飞魄散,如没头的苍蝇般疯狂逃窜。有的士兵甚至扔掉了手中的武器,只求能跑得更快一些。山谷中到处是他们慌乱的身影,你推我搡,互不相让。
一个高丽士兵被同伴绊倒在地,还没来得及起身,就被后面潮水般涌来的逃兵踩在脚下,发出绝望的惨叫,很快便没了声息。而那些还在抵抗的高丽士兵,在大梁军如狼似虎的攻击下,也纷纷倒下。
武松瞧见了在乱军中挣扎的李邦,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大喝一声:“你这贼将,今日便是你的死期!”说罢,他手持戒刀,朝着李邦冲了过去,所过之处,高丽士兵纷纷闪避。李邦见武松来势汹汹,心中虽惧,但也明白退无可退,只能咬着牙,握紧长刀,准备拼死一搏。
此时,卢俊义也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他指挥着大军,逐渐缩小对李邦及其亲兵的包围圈。“弟兄们,别让这贼首跑了!”卢俊义高声喊道,大梁军士气大振,喊杀声更盛。
李邦看着四周如铁桶般包围过来的大梁军,心中涌起一阵悲凉。他知道,自己今日恐怕在劫难逃,但作为高丽将领的骄傲,让他不愿就此投降。他的亲兵们也都面露绝望之色,但依旧紧紧围在他身边,做着最后的抵抗。
武松如疾风般冲向李邦,李邦虽心中惊恐,但仍强撑着举起那把卷刃长刀,试图抵挡武松的凌厉攻势。武松眼中闪过不屑,双腿猛地发力,身形如电般欺身而上,手中戒刀高高举起,带着千钧之力,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朝着李邦狠狠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