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在沿海对高丽展开凌厉攻势之时,林冲的旨意快马加鞭送到了辽东。卢俊义与武松正于营帐内商讨战事,听闻旨意到来,赶忙整衣出迎。
使者宣读旨意,当二人听到林冲出兵高丽的决定后,不禁大喜过望。卢俊义一拳砸在掌心,兴奋道:“陛下英明!早就该给这些高丽贼子点颜色瞧瞧!”武松亦是双目放光,狠狠说道:“辽东百姓遭受这般苦难,此仇不报非君子,定要让高丽付出惨痛代价!”
二人眼前不禁浮现出辽东大地的惨状。城池破败不堪,残垣断壁间还残留着战火的余温;百姓流离失所,衣不蔽体,眼神中满是惊恐与无助。许多村庄被洗劫一空,老弱妇孺惨遭杀害,鲜血染红了这片曾经宁静的土地。
高丽军队的暴行,令卢俊义与武松义愤填膺,他们早就渴望能直捣高丽,为辽东百姓讨回公道。如今,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二人怎能不欣喜若狂。
“卢员外,此番出兵,我二人定要携手共进,将高丽打得落花流水,让他们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沉重的代价!”武松说道,眼神中透着坚定的杀意。
卢俊义点头,目光坚定地回应:“武兄弟说得极是!我等定要全力以赴,踏平高丽,还辽东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当下,二人立刻着手筹备出兵事宜。点兵、备粮、整军,各项事务紧张有序地展开。辽东的将士们听闻即将进攻高丽,各个摩拳擦掌,士气高涨。他们对高丽的暴行同样恨之入骨,皆盼望着能在战场上痛击敌人,为辽东的同胞报仇雪恨。
卢俊义与武松站在江岸,目光如炬地望向江对岸的高丽大岩城。这座城池矗立在远方,城墙高耸,城门紧闭,仿佛一头蛰伏的巨兽,透着一股森严的气息。城外的江面上,波光粼粼,却也暗藏着未知的凶险。
“卢员外,这大岩城地势险要,又有江水阻拦,强攻怕是不易。”武松眉头微皱,目光在城墙上扫视,试图找寻敌人防御的破绽。
卢俊义微微点头,神色凝重地说:“不错,高丽人必定深知此城的重要性,防御必定森严。但我等既已领命,便绝无退缩之理。”他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江水的流速和对岸敌军的布防。
片刻后,卢俊义转身对身后的将领们说道:“传我将令,即刻打造渡江船只,务必坚固耐用,能抵御敌军的攻击。同时,派出斥候,密切监视对岸敌军的一举一动,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来报。”
将领们领命而去,营中顿时忙碌起来。工匠们日夜赶工,砍伐木材,打造船只;士兵们则加紧训练,练习水上作战的技巧。
数日后,渡江船只准备就绪。卢俊义与武松站在船头,望着眼前的江水和对岸的城池,心中充满了壮志豪情。
“弟兄们,高丽贼子在我大梁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今日便是我们为辽东百姓报仇雪恨之时!”卢俊义高声喊道,声音在江面上回荡。
“报仇雪恨!报仇雪恨!”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音震天,士气高昂到了极点。
随着一声令下,船队缓缓起航,朝着对岸的大岩城驶去。江面上,船只如同一支支利箭,破浪前行。高丽守军发现了大梁军的行动,顿时城墙上警钟大作,喊杀声四起。
大岩城的高丽将领站在城楼上,望着逐渐靠近的大梁船队,脸上露出一丝冷笑:“哼,想渡江攻城,没那么容易!给我放箭!”
顿时,城墙上万箭齐发,如雨点般朝着大梁船队射来。“砰砰砰”,箭矢纷纷射在船板上,一些士兵不幸中箭,倒在船上。但大梁军毫不畏惧,他们用盾牌抵挡着箭矢,继续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