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辰知道,忽必烈之所以答应让城内的百姓出城逃难,不仅仅是粮食的问题。
他真正的目的是,让皇族子弟混在百姓逃难的队伍中,逃离大都。
只要黄金家族的子弟中,有一部分人回到草原,那就有希望。
李星辰猜出,忽必烈肯定是希望这些黄金家族的子弟,回到中都草原,或者上都,亦或者到了喀尔喀,哈拉和林等地,可以纠集那里的民众,东山再起。
当然,代价是让大都的百姓大量离开,导致城内就剩下士兵。
虽然减轻了粮食的压力,但是百姓们的离开,也削弱了大都的防御。
守卫大都还是保住黄金家族的血脉,这是个艰难的抉择。
毫无疑问,忽必烈选择了后者。
虽然很多人看不清,李星辰却能一眼就看穿忽必烈的计策。
为了黄金家族的未来,忽必烈选择牺牲大都这一批文武大臣。
李星辰的判断没错。
此时,在大都的皇宫内,忽必烈抱着酒坛子,继续狂饮。
酗酒,疾病缠身,加上连年战败的消息传来,忽必烈此时已经病入膏肓。
其实,真金太子的死,给他最重的一击。
真金太子的三个儿子中,铁穆耳也在河间县受伤。如今也卧病在床。
虽然秘密安排了大量的皇族子弟混在难民中逃出了大都,但代价太大了。
百姓们都跑得差不多了。
官员的家眷也跑了。如今,能够依靠的,就是四十万吃不饱饭的军队。
而城外的宋军既不劝降,也不进攻。
就这么围着大都,不断的修战壕,加固防线。
不忽木和完泽,跪在忽必烈面前,请求忽必烈赶紧带着士兵们突围。
“趁着士兵们还有点体力。如今杀了一部分战马充饥,还有力气突围。再拖延下去,就真的连跑路都没有机会了。”
“大皇帝,赶紧突围吧。我愿意留下来垫后。”
“只要大皇帝能突围,大元还有希望。不然,都交在这大都了。”
“我们是草原的勇士。回到草原,那里有我们广阔的天地。我们可以打到西边的大海,那里的人没有什么战斗力,那里的土地适合我们放牧,那里的人懦弱,适合当我们的奴隶。”
“正是。如今宋人有了越王那样的雄主,能发明各种武器和各种器物,还精通天文地理,能从海外获得各种粮食种子,还深得民心。如今,我们已经落入下风。”
“之前才三道壕沟防线,如今增加到了五道沟。这些宋人,看来是真的要围死大都啊。再不突围,恐怕敌人的战壕,就会增加到六道,七道了。”
任由不忽木和完泽如何劝,忽必烈无动于衷。
“人自有天命。我的天命就是与大都共存亡。如今,你们安排最后一批皇子王孙,混迹于百姓中,出城逃难吧。你们的子孙家眷也都离开。”
不忽木叹息道:“我和我的家眷都留下来。誓死护卫大皇帝。”
“我们家族也一样,只要大皇帝不离开,我们都不离开。”
忽必烈笑了笑。
“没有必要。我知道自己的天命。你们没有必要让自己的家人跟着送死。去吧,让他们逃命去吧。”
虽然完泽和不忽木还想说什么,但是忽必烈让二人退了下去。
此时,城内的百姓也已经撤离得差不多了。
此时,黄衣从清溪城运来了一大批远程火炮。
天津卫附近的军官都听说了,纷纷前来围观。
李星辰带着林晓倩,也过来检验。
黄衣兴奋地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