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熙将这些大臣召入宫中,先是严厉斥责他们与冯跋结党营私,意图扰乱朝纲。然后,他话锋一转,说道:“朕念在你们多年为朝廷效力,此次暂不追究。但你们需与冯跋划清界限,不得再有往来。否则,朕绝不轻饶。”
这些大臣们心中明白,这是慕容熙在分化他们与冯跋的关系。但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职和性命,他们只能无奈地答应。
与此同时,慕容熙又暗中指使亲信大臣,在朝堂上宣扬冯跋的 “罪行”,抹黑他的形象,让更多大臣对冯跋产生不满和疏离。
冯跋虽被免职,但他并不甘心就此失败。他暗中联络自己的亲信和旧部,试图找出金刀失窃的真相,还自己清白。
然而,慕容熙早有防备。他派密探监视冯跋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有可疑人员与冯跋接触,便立刻将其逮捕。
冯跋的一位亲信,在外出寻找线索时,被慕容熙的密探跟踪。这位亲信察觉到危险后,试图摆脱跟踪,但最终还是被密探抓住。密探对他严刑拷打,逼他供出冯跋的计划。
冯跋得知亲信被捕后,心中焦急万分。他深知,若亲信扛不住严刑,供出他们的计划,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他决定改变策略,暂时隐忍,等待时机。
慕容熙见冯跋暂时没有动作,心中不免有些担忧,担心冯跋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反击。于是,他与苻皇后商议,决定故布疑阵,引蛇出洞。
慕容熙故意在朝堂上透露,自己对冯跋的处罚有些过重,心中已有赦免他的念头。同时,他又让亲信大臣在私下里向冯跋的旧部传递这个消息,引诱他们有所行动。
冯跋的旧部们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大喜。他们认为慕容熙回心转意,纷纷劝说冯跋进宫向慕容熙谢罪,以求官复原职。
冯跋心中警惕,他深知慕容熙此举必有阴谋。但他的旧部们却迫不及待,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在旧部们的再三劝说下,冯跋决定将计就计,看看慕容熙到底有何打算。
冯跋精心准备后,带着几名亲信,进宫向慕容熙谢罪。当他们踏入皇宫的那一刻,便感觉到气氛异常紧张。侍卫们神色警惕,目光紧紧盯着他们。
冯跋心中明白,此次进宫,必定危机四伏。但他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前行。在大殿之上,冯跋跪地叩首,向慕容熙表达自己的悔意,并恳请慕容熙赦免自己的罪行。
慕容熙看着冯跋,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冯跋,你可知罪?”
冯跋低头说道:“陛下,臣知罪。臣遗失先帝金刀,罪该万死。恳请陛下开恩,给臣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慕容熙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朕本想赦免你,但有人举报,说你在私下里联络旧部,意图谋反。这又作何解释?”
冯跋心中一惊,他知道这是慕容熙设下的圈套。但他仍镇定自若地说道:“陛下,臣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谋反之意。定是有人恶意陷害,请陛下明察。”
慕容熙冷哼一声:“哼,你还想狡辩?来人,将冯跋及其亲信拿下!”
顿时,大殿两侧涌出一群侍卫,将冯跋等人团团围住。冯跋心中暗叫不好,他与亲信们奋力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被侍卫们制服。
就在冯跋等人陷入绝境之时,突然,宫中传来一阵骚乱。原来是苻皇后的病情突然恶化,宫中大乱。慕容熙听闻后,心中焦急,暂时顾不上冯跋,急忙赶往皇后寝宫。
冯跋趁机挣脱侍卫的束缚,带着亲信们逃出皇宫。他们在城中东躲西藏,躲避着慕容熙的追捕。
在逃亡的过程中,冯跋心中明白,自己在龙城已无立足之地。他决定离开后燕,前往北魏寻求帮助。于是,他趁着夜色,乔装打扮,带着家人和少数亲信,偷偷离开了龙城。
而慕容熙在平息宫中骚乱后,得知冯跋逃脱,心中大怒。他下令全城搜捕冯跋,但此时冯跋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冯跋一路风餐露宿,历经艰辛,终于抵达北魏边境。他深知,此次前来寻求帮助,是他唯一的希望。
在北魏,冯跋设法见到了拓跋嗣。他向拓跋嗣讲述了自己在后燕的遭遇,以及慕容熙的昏庸无道。拓跋嗣听后,心中暗自盘算,认为这是一个削弱后燕的好机会。
于是,拓跋嗣与冯跋达成协议,拓跋嗣助冯跋灭后燕并扶持其上位,而冯跋则承诺将来助拓跋嗣登上北魏皇位作为回报。
而慕容熙在赶走冯跋后,表面上依旧维持着荒淫无道的形象,实则暗中开始整顿朝廷,试图重新夺回皇权。
但他不知道,此时拓跋嗣与冯跋已达成合作,后燕的命运,正悄然走向一场巨大的危机。
慕容轩等人从外界打听到这些情况后,认为慕容熙是彻彻底底的昏君,而冯跋则是一心为国的忠臣。为此慕容轩觉得是时候以皇叔的身份前去后燕皇宫之中见见这位无道的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