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后燕的龙城,宛如一座风暴眼,各方势力在暗处悄然涌动,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正于无声处拉开沉重帷幕。
如今,北魏国力如日中天,蒸蒸日上,已然成为北方最为强盛的力量。
拓跋珪那颗被野心填满的内心,再也无法压抑,他开始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宏图霸业。
在他那野心勃勃的宏伟蓝图里,吞并天下、称霸世界绝非遥不可及的虚幻之梦,而灭掉后燕,仅仅是他庞大计划中迈出的小小一步。
此时,拓跋珪正于营帐之内,对着地图全神贯注地部署灭燕大军。
平城与龙城,相距甚远,其间地势复杂,山川纵横交错。
东路军,由他的心腹猛将统领,两万精锐骑兵严阵以待。
他们将从平城以东出发,顺着地势较为平坦开阔的平原地带行军。
这片平原视野开阔,极利于骑兵快速突进。
东路军由长孙嵩统领,其目标明确,要如同一把利刃直插后燕东部防线,突破之后直捣龙城以东的军事重镇,切断龙城与东部地区的联系,打乱后燕的防御部署,为后续进攻创造有利条件。
西路军由楼伏指挥,则挑选了一万五千名擅长山地作战的悍勇之士。
他们会从平城以西的山地启程,凭借对山地地形的熟悉,沿着蜿蜒山路迂回包抄,截断后燕军粮草。西路山脉地势险峻,山路崎岖,但这也恰恰为突袭提供了便利。西路军计划从龙城以西的山区穿出,出其不意地袭击后燕守军,占据城西的战略要地,从而对龙城形成合围之势。
中路军,无疑是此次进攻的主力,足有三万余人,皆是北魏历经百战的精锐步兵,由拓跋珪亲自指挥。
他们身着厚重铁甲,手持长刀巨盾,将从平城正南方向,顺着宽阔平坦的大道正面强攻后燕的主要防线。这条大道便于大军行进,而中路军的任务便是凭借强大的冲击力和防御力,撕开后燕的正面防线,直逼龙城,给予后燕最为沉重的打击。
此外,拓跋珪还特意安排了一支一万余人的骑兵预备队。这支骑兵机动性极强,随时待命于平城附近,依据战场形势的变化,迅速进行支援或追击,确保整个战局始终掌控在北魏手中。
与此同时,后燕的局势愈发错综复杂,犹如一团乱麻。
冯跋虽逼宫失败,却也并非一无所获,他被重新任命了一个虚职。对于在权谋之术上浸淫多年的冯跋而言,这点挫折不足以让他气馁。
毕竟,多年来他在朝中精心布局,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早已根深蒂固。此前慕容轩展示的高超武功,虽令冯跋暗自佩服,可他并未心生惧意。
因为在他心中,慕容轩的武功路数尽在他的掌握,自己所习武功,本就是为克制慕容轩一脉而传承下来的。
而在北魏宫廷之中,拓跋嗣也在秘密谋划着自己的棋局。
此前,他与冯跋达成合作,此时已悄然派遣亲信,如同暗夜幽灵般潜入后燕,暗中协助冯跋,意图助其登上皇位。
拓跋嗣心中打着如意算盘,一旦冯跋掌控后燕,后燕这股势力便能成为他日后登上北魏皇位的有力助力。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权力博弈中,冯跋在明处,拓跋嗣在暗处,慕容轩和慕容熙对此浑然不觉,他们只察觉到后燕正面临着来自外部拓跋珪的强大压力,以及内部冯跋暗中颠覆政权的威胁。
值得一提的是,在拓跋珪调动大军之前,拓跋嗣已暗中安排神秘卫队潜伏在龙城之中,静静等待颠覆后燕的时机。
此事拓跋嗣极为谨慎,神秘卫队进入龙城的事,只有他与冯跋知晓,就连贴身侍卫木兰都被蒙在鼓里。
木兰通过拓跋嗣知晓北魏大军的调动方向后,心急如焚。因为在这后燕龙城之中,有她爱慕的慕容轩。
话说当日,花木兰尚以拓跋嗣贴身侍卫的身份,女扮男装隐匿于北魏宫廷。
她初见慕容轩时,便被其器宇轩昂、英俊不俗的外貌吸引,一颗芳心悄然暗许。此刻,得知拓跋珪暗中调兵准备一举灭亡后燕,她内心犹如翻江倒海般纠结。
几经思量,她终是决定瞒着拓跋嗣,单人独骑踏上奔袭千里的报信之路。一路上,她日夜兼程,风餐露宿,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尽快将消息告知慕容轩。
当花木兰风尘仆仆地站在慕容轩面前时,心情复杂到了极点。一方面,她为能及时传递消息帮助慕容轩而欣喜;另一方面,自己身为拓跋嗣的贴身侍卫却背叛主子,这种身份的尴尬让她内心充满纠结。
而且,她还以男子身份面对心仪之人,诸多情绪交织在一起,令她五味杂陈,脸颊不自觉泛起红晕,又因担心被人察觉,急忙低下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