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清点头插话:\"不错。当时耿家举家入蜀,我们都觉得奇怪。一个赵国贵族,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跑到这偏远的蜀地来做什么?\"
她的语气中带着回忆:\"我还记得他们刚来时的样子。虽然风尘仆仆,但那股贵族的气度掩饰不住。耿烈亲自拜访各大家族,言辞恳切,说是仰慕蜀地风物,想在此安家落户。\"
\"当时大家都将信将疑。\"巴清轻笑,\"毕竟蜀地向来是朝廷流放罪臣的地方,主动来的实在少见。\"
张苍接过话头:\"耿家用了整整三年时间,才真正在蜀地立足。他们没有急于扩张生意,而是先了解风土人情,学习本地方言,甚至还资助了几座寺庙的修缮。\"
\"等到长平之战的消息传来,大家才明白耿烈的深谋远虑。\"巴清感慨道,\"这哪里是仰慕蜀地,分明是避祸啊。\"
李明衍若有所思:\"避祸只是第一步。真正厉害的是,他们把这次避祸变成了机遇。\"
\"门主所言极是。\"张苍赞同道,\"耿家最聪明的地方,是他们的定位。他们没有去和巴家争夺盐铁之利,也没有去触碰罗家的传统领域,而是另辟蹊径。\"
他详细解释:\"首先,他们利用自己外来者的身份,成为了其他迁徙者的主心骨。秦法严苛,大王即位后更是变本加厉。被贬谪、流放到蜀地的官员、商人络绎不绝。这些人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急需一个依靠。\"
\"耿家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巴清接口道,\"他们不仅提供住处、介绍生意,还帮助这些人融入本地。久而久之,这些外来者都以耿家马首是瞻。\"
张苍点头:\"其次,耿烈很早就意识到信息的价值。他在赵、韩、魏等地都保留了眼线,定期传递各地的商业情报。什么地方缺什么货,什么货物要涨价,他总是第一个知道。\"
\"这就解释了他们为什么能在短短十年内迅速崛起。\"李明衍总结道,\"掌握信息,就掌握了商机。\"
\"还有更厉害的。\"巴清的语气变得意味深长,\"吕不韦当政时期,太后赵姬受宠。耿家凭借同为赵人的身份,竟然搭上了这条线。虽然吕不韦倒台,但当今大王毕竟有一半赵人血统...\"
她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耿家通过各种渠道,与朝中的赵系官员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联系。这种关系虽然不能明说,但在关键时刻却能发挥作用。
\"如今的耿家,\"张苍做出总结,\"表面上只是个成功的商业家族,实际上却是蜀地外来势力的代言人。他们掌握着庞大的信息网络,与朝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俨然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力量。\"
当巴清讲到\"俨然成为了这些人马首是瞻的对象\"时,李明衍的眼神骤然一变。
那是一种猎人发现猎物的眼神——锐利、专注,带着一丝危险的光芒。他缓缓放下茶杯,指尖在杯沿轻轻摩挲,似乎在思考什么。
\"被迁徙之人的马首是瞻...\"他轻声重复这句话,语气平淡,却让人感到一股莫名的压力。
巴清何等精明,立即捕捉到了这个细微的变化。她心中暗喜——看来这位李公子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耿家现在扮演的角色,恰恰是李明衍想要占据的位置。两虎相争,必有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