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星星小说网 > 历史穿越 > 从烽燧堡小卒到权倾天下 > 第361章 肃贪与重建

第361章 肃贪与重建(第2页/共2页)

公告:服务器硬盘损坏造成数据丢失!请重新注册用户。造成不便,敬请谅解!

“还有,”方南补充最关键的一点。

“实行‘物勒工名’责任制。所有出厂的枪炮、弹药,必须在显眼处镌刻和烙印上制作工匠的姓名,以及负责检验的官员画押。”

“一旦出现问题,即可追溯源头,严厉追责如此一来,工匠不敢不精心,官员不敢不尽责。”

周严抚掌赞叹:“妙!妙啊!如此一来,谁还敢滥竽充数,以次充好,方大人思虑周详,本官佩服!兵部定当严格执行!”

在兵部谈妥后,方南又立刻赶往工部。

工部尚书郑渠的脸色比周严还要难看。

军器监是工部的直接下属部门,出了这么大的纰漏,郑渠首当其冲。

见到方南,郑渠几乎是带着哭腔迎上来:“方贤侄……不,方大人,你可要为本官,为工部说句公道话啊!”

“赵德明、孙福那两个杀才,瞒得本官好苦,本官若早知他们如此胡作非为,早就将他们扒皮抽筋了!”

方南心中暗叹,这位郑尚书与父亲方乐山关系尚可,平日也以长辈自居,此刻却是方寸大乱。

方南拱手道:“郑世伯,小侄刚从陛下那儿过来,陛下虽震怒,亦明察秋毫,知此事乃赵德明等人欺上瞒下所致,然工部失察之过,恐亦需有所交代。”

郑渠连连点头,一脸悔恨:“是本官失职,本官认罚,只求陛下能从轻发落……方大人,如今该如何是好?陛下有何旨意?”

方南将建武帝的旨意和自己的整顿方案说了一遍。

郑渠听后,如同抓住了主心骨,立刻表态:“一切但凭方大人安排,工部上下,定当全力配合,绝无掣肘!”

“人选问题,本官立刻挑选最老实本分、技术过硬的官员前去接手,监督之事也按方大人说的办,我工部也派员入驻,与兵部的人互相监督!”

“此外,”方南特别强调。

“工部需对现有库存的所有军械原料,尤其是黄铜、精铁,进行彻底盘查,建立严格的出入库台账,定期核对。”

“新章程确立后,务必使每一斤铜、每一两铁,来去分明,有据可查。”

“一定!一定!”郑渠忙不迭地答应,“本官亲自督办此事!”

离开了兵部和工部,方南心中稍定,两个部门的尚书都因惧怕担责而极力配合,这为重组军器监扫清了大部分障碍。

接下来,就是看刑部和大理寺的审讯结果了。

几天后,大朝会。

金銮殿上,刑部尚书出列,朗声奏报军器监贪墨一案的最终调查结果。

随着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的事实被披露,殿内群臣无不色变。

“……经查,此案由兵部右侍郎张文谦,勾结兵部和工部官员数人,与军器监监丞赵德明、监作孙福等上下其手。”

“利用职权,大肆贪墨弹壳所用黄铜原料,以铅等贱金属替代,并偷工减料,减轻火炮重量,克扣钢铁。”

“短短数月间,贪墨黄铜已达三万七千余斤,精铁更是不计其数,所制劣质军械,已致火器营训练死伤数十人……”

建武帝端坐龙椅,面无表情地听着,紧握龙椅扶手、微微发白的手指,暴露了内心的滔天怒意。

“……人证、物证、口供俱在,涉案官员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此案涉案官员共计二十七人,吏员、匠头八十六人……”

“够了!”建武帝猛地打断,声音如同寒冬里的北风,刮过整个大殿。

“朕的将士,没有死在蛮族的刀下,却死在了这些蛀虫制造的劣质火器之下!此等行径,与通敌叛国何异?!”

建武帝目光如电,扫过殿内噤若寒蝉的群臣:“传朕旨意!兵部侍郎张文谦、工部郎中……军器监监丞赵德明、监作孙福等一应主犯,共计一十三人,罪大恶极,即刻押赴午门,斩立决!”

“其家产抄没,亲族无论长幼,全部流放三千里,遇赦不赦!”

“其余涉案官员、吏员、匠头,按律严惩,该斩的斩,该流放的流放,绝不宽贷!”

“陛下圣明!”群臣齐声应和,无人敢有异议。

建武帝余怒未消,厉声道:“此事,绝非孤例,军器监之弊,给朕,也给满朝文武敲响了警钟!”

“征讨蛮族,乃国之大事,凡涉及此战略之朝廷各部、各州府,无论是修建公路、铁路,还是征调、转运物资。”

“若有官员敢效仿此等蠹虫,贪墨腐败,贻误军机,一经发现,不论官职高低,背景如何,一律严惩不贷!”

“朕鼓励上下官吏、军民百姓相互监督举报,若举报属实,朕不吝重赏!”

周严和郑渠两个尚书难辞其咎,两人平时办差奉公守法,官声不错,建武帝只是罚了两人一年的俸禄。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星星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x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