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傻乎乎信了薛奉雪的话。
当然,他之后十分后悔。
不多时,薄衫堆叠在一旁。
“少爷……要不还是算了吧……”
小玉浑身紧绷,双手紧紧地抓着池水旁边的石台,忍不住看向高大的男人。
薛奉雪没什么反应,只目光沉沉地盯着他。
小玉见状眼睫颤抖,又可怜兮兮唤了一声:“少爷……”
“嗯,好了,听话些。”
薛奉雪自认已经足够有耐心,毕竟这么多年直到现在他也真的做过什么,最多就像这样。
他拍了拍小玉的膝盖,慢条斯理道:“小玉知道该怎么样?对不对?”
小玉有点不知所措,但还是只能照做。
“好孩子。”
少年的乌黑的墨发散落满池,他仰着脖子靠在男人的肩头,咬牙坚持。
竹林内人影绰绰,看不真切。
……
自从小玉有了长大成人的迹象后,以上这样的行为在他与薛奉雪之间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
小玉就是再迟钝,也从这样的行为之感知到了少爷藏在心底那些对他不同寻常的想法。
比起两年前的懵懂,小玉现在已经逐渐懂得了一些东西——
比如他和少爷之间如果真的只是伴读和主子的关系,便不应该睡在一张榻上,更不能拥抱亲吻。
但是……
扪心自问,小玉并不排斥和薛奉雪做这些事情。
*
上个月,小玉在国子学博士的建议下,给自己赋予了一个新的姓氏——
“檀”
其实这个字也没什么大的寓意,小玉只是希望自己像坚硬的檀木一样不易摧折。
他起初想过要不要随少爷姓薛,没想到问起薛奉雪意见时竟然被对方一口回绝。
“不可!”
薛奉雪的理由是:
如果那样的话,薛父薛母就更有理由将小玉当成亲儿子,这倒是都不打紧,但怕就怕在用这个姓入族谱,苦的是他们两个。
薛奉雪可不想真的成了小玉的“兄长”。
两个人都一个姓,以后的成亲时的请帖都不知道该怎么写,平白叫外人误会。
类似“哥哥”那些可以让小玉脸红的胡乱称呼,他们之间偶尔叫一叫也就罢了,可不能真摆在明面上。
至于原本家里的姓氏,小玉刻意给避开了。
这么多年过去,他从未怨过什么,也不是想和爹娘断绝关系。
而是自己既然在少爷身边长大,不出意外这辈子都和少爷在一起,他必须得忘记自己的从前。
再说,爹娘不只是没给小玉取正儿八经的名字。
他们村里的孩子都这样,二狗、驴蛋满地跑。
小玉无数次庆幸自己没有叫什么铁柱之类的名字。
爹娘两个没读过书的庄稼人能想出“玉”这个字已经很好了。
薛奉雪找了掌管周朝度牒的官员将小玉的身份信息一并更正。
三日后,小玉正式更名为檀玉。
随着年岁渐长,薛奉雪在京城内置办了一处大宅院,那里面除了伺候的下人外,就只有他和檀玉两个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