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语气恭谨道:“能为太后分忧,是臣妾的福气。近日,臣妾路过慈宁宫时,总能在慈宁宫内,听到女子歌舞声音,所以臣妾斗胆猜测,是否,是太后娘娘看着皇上万寿节将至,想为皇上物色新的女子?”
太后颇有些意外,她放下手中的茶盏,指尖在温热的杯壁上轻轻摩挲着,目光落在如懿脸上。
“你倒聪明?是,哀家是在为皇帝物色女子。毕竟,皇家开枝散叶乃是大事。皇帝膝下虽有几位阿哥,却也该添些新人进来了,这样也热闹些。怎么,娴妃,皇帝如今都这般冷待你了,你还介意,皇帝身边多一个哀家物色的女子么?”
如懿微微垂眸,恭顺道:“臣妾并非害怕皇上身边多个新人,只是觉得,太后娘娘体恤皇上,自然是好。”
“但臣妾近日听说皇上朝政繁忙,偶有倦怠,怕是无暇分心顾及新人。臣妾是想着,若新人进来,不得皇上真心相待,反倒是委屈了人家,也辜负了太后的一片心意。”
太后何等通透,怎会听不出如懿话中的言外之意。她淡淡挑眉:“你是怕,哀家选的人,皇上不喜欢?”
“臣妾不敢私自揣测皇上心意,”如懿抬眸,目光坦诚,略略正色道,“只是皇上的性子,太后最是清楚。皇上若心里对一个人芥蒂,便是再好的美人,怕也难焐热皇上的心。”
“太后属意的那位女子,定是才貌双全的女子,但若是因‘太后所赠’的缘故,让皇上对她存了防备芥蒂,岂不可惜?”
太后沉吟须臾,端起茶盏浅啜一口,唇边泛起一丝笑意:“你倒是替她着想。那么,你觉得不由哀家去举荐她,还能由谁去举荐,难不成是你?”
如懿微微含笑,恳切地望着太后:“若太后娘娘信得过臣妾,臣妾愿为太后分忧。”
“哦?”太后颇为诧异,她放下茶盏,定定地望着如懿,指尖在温热的杯壁上轻轻划着圈,“你曾告诉哀家,想与皇帝两心相许,如今,倒是舍得将别的女子往他跟前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