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星星小说网 > 网游科幻 > 诗词一万首 > 第676章 柳恽《捣衣诗?其三》

第676章 柳恽《捣衣诗?其三》(第2页/共2页)

公告:服务器硬盘损坏造成数据丢失!请重新注册用户。造成不便,敬请谅解!

1. 鹤鸣劳永叹,采菉伤时暮

- 解析: “鹤鸣”在古诗中常营造出一种空旷、悠远且略带寂寥的氛围,其叫声穿透空间,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绪。这里听到鹤鸣,使得思妇不禁发出长久的叹息。“劳永叹”强调叹息的深沉与长久,凸显思妇内心愁绪之浓重。“采菉”,“菉”指荩草,古代女子常采摘它用于一些生活用途。而此时在暮秋时节采菉,暮秋意味着一年即将结束,万物走向凋零,思妇由此感伤时光的流逝,感慨一年又将过去,可远方的丈夫依旧未归,岁月的变迁加重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2. 念君方远游,望妾理纨素

- 解析:此句从思妇的心理活动入手。“念君方远游”,表明思妇心中时刻牵挂着正在远方四处游历或奔波的丈夫,体现出她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望妾理纨素”,“纨素”是精致洁白的细绢,常用于制作衣物。思妇想着丈夫在远方,一定期望自己能在家中打理好诸事,特别是整理好纨素,为他准备衣物。这既体现出思妇对丈夫心思的理解,也反映出她对家庭责任的担当,即使与丈夫分离,仍尽自己所能履行妻子的职责,通过准备衣物来表达对丈夫的关怀与爱意。

3. 秋风吹绿潭,明月悬高树

- 解析: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冷的秋夜图景。“秋风”点明时令,秋风萧瑟,给人带来阵阵凉意,同时也暗示着万物的凋零与变化。“吹绿潭”,秋风拂过绿色的水潭,打破水面平静,泛起层层涟漪,不仅让读者感受到画面的动态,也从侧面烘托出一种宁静中的不安。“明月悬高树”,明月高高地悬挂在树上,明月常被诗人用来寄托相思之情,这里高悬的明月洒下清冷光辉,照亮了树,也照亮了周围的一切,更映衬出思妇所处环境的空旷与寂静。此景通过视觉描写,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思妇在秋夜中因思念丈夫而倍感孤独的心境。

4. 佳人饰净容,招携从所务

- 解析: “佳人”指的是诗中的思妇,尽管她内心充满对丈夫的思念与忧愁,但依然精心地修饰自己的容貌,保持整洁干净。“饰净容”体现出思妇对自身形象的重视,也反映出她对生活的一种积极态度,即便处于思念的煎熬中,也不轻易让自己陷入颓丧。“招携从所务”,“招携”表示招呼同伴,“从所务”即从事日常该做的事务,这里主要指捣衣等家务劳动。思妇招呼女伴们一起投入到劳作中,表明她虽然心中愁苦,但并未被其完全打倒,而是以一种坚韧的姿态面对生活,通过忙碌的劳作来暂时排解内心的思念之情,同时也体现出她作为家庭一员对日常生活的担当,努力维持生活的正常运转,等待丈夫归来。

……

句译:

1. 鹤鸣劳永叹,采菉伤时暮:鹤鸣声让人久久叹息,采摘荩草感伤岁月已到年末。

2. 念君方远游,望妾理纨素:想着你正在远方漂泊,期望我在家整理好丝绢。

3. 秋风吹绿潭,明月悬高树:秋风吹拂着碧绿的水潭,明月高高悬挂在树上。

4. 佳人饰净容,招携从所务:女子精心修饰容貌,招呼同伴一起去做该做的事。

……

全译:

鹤的鸣叫引得人长久叹息,采摘荩草感伤时节已至岁暮。

想着你正远游在外,盼我打理好洁白细绢。

秋风吹过碧绿的水潭,明月高高悬挂在树梢。

女子修饰好洁净的面容,招呼同伴一同去做该做之事。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星星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x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