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苹:
“江南二月春”直接点明时间和地点,江南的二月,正是万物复苏、春光明媚的时节,给人以温暖、清新之感,奠定了全诗明快的基调。“东风转绿苹”中,“东风”即春风,是春天的象征,“转绿苹”描绘出春风轻轻吹拂,使得水面上的绿萍缓缓转动的画面,一个“转”字,生动地表现出春风的轻柔以及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为下文美人的出场营造了优美的自然环境。
- 不知谁家子,看花桃李津:
“不知谁家子”设置了一个悬念,引发读者的好奇心,让人们想要知道这位女子究竟是谁家的千金。“看花桃李津”则交代了女子的行为和所处的地点,她在桃李盛开的渡口赏花。“桃李津”可能是指开满桃李花的渡口,也可能是一个叫“桃李津”的地方,这里繁花似锦,景色宜人,吸引了美人前来观赏,美人与盛开的桃李花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日赏花图,也为诗歌增添了浪漫的氛围。
- 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
这两句是对美人容貌的具体描写。“白雪凝琼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美人的容貌比作白雪凝聚而成的美玉,形象地表现出美人肌肤的白皙、纯净,如同美玉般晶莹剔透,给人一种冰清玉洁的美感。“明珠点绛唇”同样使用比喻,把美人的红唇比作明亮的明珠,突出了嘴唇的红润、鲜艳和莹润,仿佛一颗明珠镶嵌在脸上,使美人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活,从视觉上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冲击,让人对美人的美貌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 行人咸息驾,争拟洛川神:
“行人咸息驾”描写了行人的反应,路上的行人看到这位美人后,都纷纷停下了脚步或车马,被美人的美貌所吸引,以至于忘记了赶路,从侧面进一步烘托出美人的魅力之大。“争拟洛川神”中,“争拟”表示争相把她比作,“洛川神”即洛水之神,曹植在《洛神赋》中对洛川神女的美丽进行了极为精彩的描绘,这里将美人比作洛川神,是说美人的美貌如同洛川神女一样超凡脱俗、美若天仙,让人们不禁联想到洛川神女的风姿,进一步强调了美人的绝世容颜,使美人的形象更加神秘、动人,也为全诗增添了浪漫的神话色彩。
句译
1. 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苹:江南的二月,正是春光烂漫之时,东风轻拂,绿萍在水面上缓缓转动。
2. 不知谁家子,看花桃李津:不知那是哪家的姑娘,正在桃李盛开的渡口观赏春花。
3. 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她的容貌好似白雪凝聚成的美玉般白皙纯净,红润的嘴唇犹如明珠般娇艳莹润。
4. 行人咸息驾,争拟洛川神:路过的行人都纷纷停下车马,争相把她比作那洛水的神女。
全译
江南二月,春光明媚,东风轻拂,水面绿萍悠悠转动。
不知是哪家的姑娘,正在桃李绽放的渡口赏花。
她的容貌似白雪凝聚的美玉般洁白莹润,红唇如明珠点缀般娇艳欲滴。
行人都停下了车马,竞相将她比作洛川的神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