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星星小说网 > 网游科幻 > 诗词一万首 > 第733章 江淹《诣建平王上书》

第733章 江淹《诣建平王上书》(第2页/共2页)

公告:服务器硬盘损坏造成数据丢失!请重新注册用户。造成不便,敬请谅解!

41. 方今圣历钦明,天下乐业,青云浮雒,荣光塞河。

- 解析:描述当下圣明的时代,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祥瑞之象频出。以盛世景象为背景,与自己蒙冤入狱的处境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在这样的时代不应有冤屈之事,委婉提醒建平王应主持公道。

42. 西洎临洮、狄道,北距飞狐、阳原,莫不浸仁沐义,照景饮醴。

- 解析:进一步渲染天下皆沐浴在仁义之中,人们生活美好,再次强调时代的美好,反衬自己的冤屈不合时宜,希望建平王能还自己公正。

43. 而下官抱痛圜扉,含愤狱户,一物之微,有足悲者。

- 解析:回到自身,说自己在狱中痛苦悲愤,即便微小如自己,也值得同情。以自身悲惨境遇与天下安乐对比,突出自己的不幸,引发建平王同情。

44. 仰惟大王少垂明白,则梧丘之魂,不愧于沈首;鹄亭之鬼,无恨于灰骨。

- 解析:恳请建平王明察,若能如此,自己即便身死也如梧丘之魂、鹄亭之鬼般死而无憾。以典故表明希望得到公正对待,死得其所,表达对建平王的期望。

45. 不任肝胆之切,敬因执事以闻。此心既照,死且不朽。甘从斧钺,乞诸君门。

- 解析:最后表明自己内心急切,通过执事向建平王传达心意。若建平王能理解自己的忠诚与冤屈,自己虽死犹荣,甘愿接受惩罚,只求死在君门之下,再次强调忠诚和对公正的渴望。

句译

1. 下官闻仁不可恃,善不可依,始谓徒语,乃今知之。

- 翻译:下官我听闻仁爱不可依靠,善良也不可倚仗,起初以为这只是空话,到如今才真切领悟到。

2. 伏愿大王暂停左右,少加怜察。

- 翻译:恭敬地希望大王暂且停下身边事务,稍微给予同情并明察我的情况。

3. 下官本蓬户桑枢之人,布衣韦带之士,退不饰《诗》、《书》以惊愚,进不买名声于天下。

- 翻译:下官本是出身贫寒之家的人,是身着布衣、腰系皮带的普通士子,退下来不会用《诗》《书》粉饰自己来愚弄众人,进取也不会在天下沽名钓誉。

4. 日者,谬得升降承明之阙,出入金华之殿,何尝不局影凝严,侧身扃禁者乎?

- 翻译:前些日子,我有幸得以进出承明宫阙,出入金华宫殿,何尝不是小心翼翼、神情庄重,在宫禁中小心谨慎地行走呢?

5. 窃慕大王之义,复为门下之宾,备鸣盗浅术之余,豫三五贱伎之末。

- 翻译:我私下倾慕大王的道义,于是成为大王门下的宾客,在门下充数,就像具备鸡鸣狗盗这类浅薄技艺的人,列于众多微不足道的技能者之中。

6. 大王惠以恩光,顾以颜色,实佩荆卿黄金之赐,窃感豫让国士之分矣。

- 翻译:大王施予我恩宠,对我和颜悦色,我实在感佩如同荆轲受燕太子丹黄金赏赐之恩,私下里也感激如同豫让被智伯以国士相待的情谊。

7. 常欲结缨伏剑,少谢万一,剖心摩踵,以报所天。

- 翻译:我常常想着要系好帽带、伏剑自杀以死相报,稍微报答大王恩情的万分之一,哪怕剖开心扉、磨破脚跟,也要报答大王的知遇之恩。

8. 不图小人固陋,坐贻谤缺,迹坠昭宪,身限幽圄。

- 翻译:没想到一些小人浅薄无知,使我无故遭受诽谤,行为被指违反法令,最终身陷牢狱。

9. 履影吊心,酸鼻痛骨。

- 翻译:我形影相吊,内心痛苦,鼻子发酸,骨头都仿佛因悲痛而疼痛。

10. 下官闻亏名为辱,亏形次之,是以每一念来,忽若有遗。

- 翻译:下官我听闻损害名誉是最大的耻辱,身体受伤害尚在其次,所以每当想到此事,就恍惚若有所失。

11. 加以涉旬月,迫季秋,天光沉阴,左右无色。

- 翻译:再加上在狱中已过一月,又临近深秋,天空阴沉,周围毫无生气。

12. 身非木石,与狱吏为伍。此少卿所以仰天槌心,泣尽而继之以血者也。

- 翻译:我并非无情的木石,却要与狱吏相伴,这种处境就像少卿(李陵)一样,令人仰天捶胸,泪尽而继之以血。

13. 下官虽乏乡曲之誉,然尝闻君子之行矣。

- 翻译:下官我虽然在乡里没有获得赞誉,但曾经听闻过君子的行为准则。

14. 其上则隐于帘肆之间,卧于岩石之下;次则结绶金马之庭,高议云台之上;退则虏南越之君,系单于之颈。

- 翻译:那些君子,最高的境界是隐于市井店铺之间,或卧于山林岩石之下;其次是在朝廷为官,在云台之上高谈阔论;再次是能擒获南越的君主,捆住单于的脖颈。

15. 俱启丹册,并图青史。宁当争分寸之末,竞锥刀之利哉!

- 翻译:他们的事迹都能载入史册,名垂青史。他们怎会去争微小的利益,去角逐如锥尖刀刃般的小利呢!

16. 下官闻积毁销金,积谗磨骨,远则直生取疑于盗金,近则伯鱼被名于不义。

- 翻译:下官我听闻不断的诋毁能使金属熔化,持续的谗言能将骨头磨蚀。往远说,直不疑因被怀疑盗金而蒙冤;往近讲,伯鱼(此处疑用典有误,可能指曾参,曾参杀人谣言致其母信以为真)被传有不义之名。

17. 彼之二子,犹或如是,况在下官,焉能自免?

- 翻译:他们两位尚且如此,何况是下官我,又怎能幸免呢?

18. 昔上将之耻,绛侯幽狱;名臣之羞,史迁下室。至如下官,当何言哉?

- 翻译:从前有上将的耻辱,如绛侯周勃被囚禁狱中;有名臣的羞愧,如司马迁遭受宫刑下狱。至于下官我,又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19. 夫以鲁连之智,辞禄而不返;接舆之贤,行歌而忘归。苟有其志,必能自遂。

- 翻译:像鲁仲连那样有智慧,拒绝俸禄而不再返回;像接舆那样贤能,唱着歌而忘记归来。如果有这样的志向,必定能顺遂自己的心意。

20. 何则?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 翻译:这是为什么呢?最上等的是不辱没祖先,其次是不使自身受辱。

21. 是以卞和献宝,以离断趾;灵均纳忠,终于沉身。

- 翻译:因此卞和进献宝玉,却被砍去双脚;屈原尽忠报国,最终投江自尽。

22. 而当涂者更谓仆以重赂;当关者复疑余以奸计。

- 翻译:然而掌权者却指责我行贿;当道者又怀疑我使用奸计。

23. 悠悠苍昊,曷其有极?不然,何无辜而见劾,何无雠而被尤?

- 翻译:悠悠苍天啊,这样的冤屈何时才是尽头?不然的话,为什么我无辜却被弹劾,无仇却遭责备呢?

24. 岂不以资直者难为使,正行者难为友。

- 翻译:难道不是因为品性正直的人难以被驱使,行为端正的人难以与世俗之人交友吗?

25. 故吴札三让,而阖闾见疑;望诸披心,而昭王猜之。

- 翻译:所以吴札多次谦让王位,却被阖闾怀疑;乐毅(号望诸君)竭诚尽忠,却被燕昭王猜忌。

26. 至如范雎拉胁于魏,卒为应侯;蔡泽钳口于赵,卒为唐卿。

- 翻译:至于像范雎在魏国被打断肋骨,最终在秦国成为应侯;蔡泽在赵国被钳制,最终成为唐举所预言的富贵之人(唐卿)。

27. 万乘之主,孰不致敬?故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 翻译:大国的君主,对他们谁不表示敬重呢?所以说树木高出树林,风一定会吹折它;土堆突出河岸,水流一定会冲击它;品行高于众人,众人一定会非议他。

28. 前监不远,覆车继轨。

- 翻译:前面的教训不远,类似的冤案接连不断。

29. 下官闻《周易》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 翻译:下官我听闻《周易》说:“天与火相互亲和,象征着和同于人。君子因此要区分事物的类别。”“坤卦极为柔顺,但变动时却显示出刚强,极为安静但品德方正。”

30.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 翻译:积累善行的家族,必定会有多余的福泽;积累恶行的家族,必定会有多余的灾祸。

31. 昔者,贱臣叩心,飞霜击于燕地;庶女告天,振风袭于齐台。

- 翻译:从前,邹衍忠心耿耿却含冤,使得燕地六月飞霜;齐地的庶女向苍天控诉冤屈,狂风袭击了齐景公的高台。

32. 下官每读其书,未尝不废卷流涕。何者?士有一定之论,女有不易之行。

- 翻译:下官我每次读到这些,未尝不放下书卷而流泪。为什么呢?士人有坚定的信念,女子有不变的操守。

33. 信而见疑,贞而为戮,是以壮夫义士,伏死而不顾者此也。

- 翻译:忠诚却被怀疑,正直却遭杀戮,因此壮夫义士不惜牺牲生命也义无反顾,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34. 下官闻匹夫一眚,尚致天地之诛;一婢一妾,犹能引决。

- 翻译:下官我听闻普通人犯一点小错,尚且会招致天地的惩罚;一个婢女或一个侍妾,受辱时尚且能自杀明志。

35. 况在下官,少蒙教义,方欲埋魂幽壤,断骨深泉,岂曰图身,虑在廉耻。

- 翻译:何况下官我自幼接受教诲,宁愿将魂魄埋葬在幽僻的土壤,将骨头深埋在深深的泉下,这哪里是为了保全自身,而是考虑到廉耻。

36. 何至一旦,因于图圄,此盖所以仰天拊心,泣尽而继之以血者也。

- 翻译:何至于突然有一天,就身陷牢狱,这就是我之所以仰天捶胸,泪尽而继之以血的原因啊。

37. 下官尝览载籍,见自古君臣之际,蒙祸罹辜,未有不由此者。

- 翻译:下官我曾经阅览典籍,发现自古以来君臣之间,臣子遭受灾祸、蒙受冤屈,没有不是因为这些原因的。

38. 是以忠臣结舌,烈士扼腕,岂不以生轻鸿毛,义重泰山者乎?

- 翻译:因此忠臣不敢说话,烈士愤怒叹息,难道不是因为他们认为生命轻如鸿毛,而正义重如泰山吗?

39. 夫然,则烈士伏死而不顾,忠臣沉身而无悔。何则?欲徇主以成名,欲报恩而死节也。

- 翻译:正因为如此,烈士不惜牺牲生命也义无反顾,忠臣舍身也不后悔。为什么呢?是想要为君主献身而成就美名,想要报答君主的恩情而坚守气节。

40. 向使下官事非其虚,罪得其实,亦当钳口吞舌,伏匕首以殒身,何以见齐鲁奇节之士,燕赵悲歌之人乎?

- 翻译:假使下官我的事并非冤枉,罪行属实,我也会闭口不言,吞舌自杀,伏在匕首上结束生命,又怎么能像齐鲁有奇节的义士、燕赵悲歌的豪杰那样坚守正义呢?

41. 方今圣历钦明,天下乐业,青云浮雒,荣光塞河。

- 翻译:如今圣明的时代,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祥瑞的青云飘浮在洛水之上,荣耀的光辉充满黄河。

42. 西洎临洮、狄道,北距飞狐、阳原,莫不浸仁沐义,照景饮醴。

- 翻译:西边到临洮、狄道,北边到飞狐、阳原,无处不沉浸在仁义之中,人们沐浴着光辉,饮用着甘美的泉水。

43. 而下官抱痛圜扉,含愤狱户,一物之微,有足悲者。

- 翻译:然而下官我却在牢狱之中痛苦悲愤,像我这样微小的一个人,也有值得悲痛的地方。

44. 仰惟大王少垂明白,则梧丘之魂,不愧于沈首;鹄亭之鬼,无恨于灰骨。

- 翻译:恭敬地希望大王稍微明察,那么我即便身死,也如梧丘之魂、鹄亭之鬼般死而无憾。

45. 不任肝胆之切,敬因执事以闻。此心既照,死且不朽。甘从斧钺,乞诸君门。

- 翻译:我内心急切难抑,恭敬地通过您的属吏向您传达我的心意。如果我的心意能被大王明察,那么我虽死犹荣。我甘愿接受惩罚,只求死在大王门下。

全译

从前,邹衍忠心耿耿,仰天长叹,燕地为之飞霜;东海孝妇含冤呼天,上天为之振风袭地。下官每次读到这些故事,未尝不放下书卷而泪流满面。士人有自己坚定的信念,女子有自己不变的操守。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遭杀戮,这就是壮夫义士不惜赴死的原因啊。下官听说仁德不可依靠,善良不可凭仗,开始还以为是空话,如今才真正明白。希望大王能稍作停留,对我稍加怜悯和明察。

下官本是出身贫寒的人,是个平民百姓,退不能用《诗》《书》来自我粉饰以惊动愚昧之人,进不能在天下博取声名。过去曾有幸能出入于承明宫阙,在金华殿中侍奉,何尝不是小心翼翼,恭敬谨慎地身处宫廷禁地呢?私下里倾慕大王的道义,做了大王门下的宾客,在那些鸡鸣狗盗的小技之末,在那各种低贱的技艺之中,也有我的一份。大王赐给我恩宠和荣光,和颜悦色地对待我。我实在是感佩如同荆轲受到太子丹的黄金赏赐,私下里也感激如同豫让受到智伯以国士相待的情分。我常常想着要舍生取义,以报答大王的知遇之恩,哪怕是剖心沥血、摩顶放踵也在所不惜。没想到我见识浅陋,竟然获罪,留下了不好的名声,被囚禁在狱中。

再加上过了一个月左右,又临近季秋时节,天色阴沉,身边的人也都面无喜色。我身非木石,却要与狱吏相伴。这就是李陵之所以仰天捶胸,泣尽而继之以血的原因啊。下官虽然缺乏乡里的美誉,但也曾听闻过君子的行为准则。那些高尚的人,有的隐于市井之间,卧于岩石之下;次一等的,在金马门内出仕,在云台之上高谈阔论;再次一等的,能擒获南越的君主,捆住单于的脖颈:他们都能名载史册,青史留名。难道会去争那分寸的小利,竞逐那刀锥般的微利吗?然而下官听说,不断的诋毁能熔化金属,不断的谗言能侵蚀骨头。古代有直不疑因盗金之事被人怀疑,近代有孔伯鱼被加上不义的名声。像他们两位那样的人才,尚且如此,何况是下官我呢,又怎能自我免祸。昔日绛侯周勃身为上将,却有被囚禁的耻辱;司马迁这样的名臣,也有下狱受刑的羞愧,像我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像鲁连那样有智慧的人,推辞了俸禄而不再返回;像接舆那样贤能的人,唱着歌而忘记了归返。如果我确实做了虚假的事,犯了罪,也应当闭口吞舌,用匕首自杀,又有什么脸面去见齐鲁之地那些有奇节的人,燕赵之地那些悲歌慷慨的人呢?

如今圣明天子在位,天下人安居乐业,祥瑞之气浮游于雒水之上,荣光充满了黄河。西边到临洮、狄道,北边到飞狐、阳原,无处不沉浸在仁义之中,沐浴着光辉,饮着甘美的醴泉。而我却在狱中满怀悲痛,含愤不已,像我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人,也有值得悲哀的地方。仰望大王能稍加明察,那么我即使死了,也会像梧丘之魂一样,不愧于沉首;像鹄亭之鬼一样,无恨于灰骨。我怀着极其恳切的心情,恭敬地通过您的侍从向您倾诉。我的这片心意如果能被您了解,那么我即使死了也将不朽。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星星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x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