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全家人难忘的是,他们偶然遇到了一位退役的老飞行员。当老人听说予宁梦想开飞机时,眼睛亮了起来。
“小朋友,想听听爷爷开飞机的故事吗?”老人问。
予宁使劲点头。
老人讲了他在蓝天翱翔的经历,讲了他和战友们的故事,最后认真地说:“开飞机不只是酷,更重要的是责任。每一次起飞,都关系着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不能有半点马虎。”
予宁听得入神,小声问:“那您害怕过吗?”
老人笑了:“当然害怕过。但害怕不丢人,重要的是战胜恐惧,完成使命。”
这段话深深印在了予宁心里。从那以后,他不再只是“玩”开飞机,而是开始真正思考责任和使命的含义。
旅行回来后,予宁似乎成熟了许多。他仍然活泼好动,但多了一份沉思的时候。
八月的一天,他突然问宋霆野:“爸爸,如果我想当飞行员,现在应该做什么准备?”
宋霆野有些惊讶,但还是认真回答:“首先要好好学习,特别是数学和物理。然后要保持良好的视力,注意锻炼身体。”
予宁点点头,跑回房间拿出一个本子,郑重地写下“飞行员计划”,然后在第一行写上:“1.每天做眼保健操 2.认真写作业 3.锻炼身体”
孟沅看到这个“计划”,感动又好笑:“我们的予宁长大了。”
夏去秋来,新学期开始。予安升入六年级,学习任务加重了,但她仍然坚持每周画画。予宁也成了大班的孩子,俨然是幼儿园里的“大哥大”。
九月十日教师节那天,予安特别画了三张贺卡:一张给班主任,一张给林小雨,还有一张给李文斌校长。
收到贺卡时,李校长很惊喜:“谢谢你,予安。对了,学校美术老师退休了,我们正在找代课老师,你觉得林老师有兴趣吗?”
予安回家转达了这个消息,林小雨果然很感兴趣。经过面试,她顺利成为了那所小学的美术代课老师。
“没想到因为予安的画,我找到了新工作。”林小雨感激地说,“这就像是命运的奇妙安排。”
十月初,宋霆野接到一个特殊任务:带队参加一场联合演习,将有外军代表团观摩。这意味着他要比平时更忙,压力也更大。
那些日子,宋霆野常常很晚才回家,有时甚至连夜不归。予宁数着爸爸不在家的日子,小脸上写满了想念。
一天深夜,宋霆野终于回家,发现予宁房间的灯还亮着。推门一看,儿子已经睡着了,但手里还拿着一个自制的小日历,上面圈出了爸爸离家的天数,旁边写着“想爸爸”。
宋霆野轻轻抽出日历,心里既温暖又愧疚。他在儿子额头印下一个吻,暗下决心无论多忙都要抽出时间陪家人。
演习前一天,宋霆野意外地早早回家,手里拿着几张参观券:“明天演习,有家属观摩区,想去看看吗?”
孩子们兴奋地跳起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