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个目标,予安开始在课余时间到营区写生。予宁常常跟着去,自称是“姐姐的助理”。
一个周末的午后,予安正在画一位站岗的哨兵。予宁安静地坐在旁边,忽然问:“姐姐,哨兵叔叔会不会很孤单?”
予安停下笔,思考了一会儿:“或许会。但他们的孤单换来了我们的安宁。”
这句话深深印在了予宁心里。
六月初,予宁所在的学校组织“职业体验日”。他自然选择了“军人”职业,但这次不是飞行员,而是“指挥官”。
在老师的帮助下,予宁设计了一套简单的“军事游戏”,带领同学们模拟战场救援。他认真地分配任务,组织“运输队”、“医疗队”,甚至还设置了“通信兵”。
游戏结束后,老师惊讶地发现,平时活泼好动的予宁在组织协调方面展现出了超乎年龄的能力。
“这孩子有天生的领导力。”老师在家访时对孟沅说,“可以多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孟沅笑着回答:“他爸爸也是这么说。”
暑假来临前,宋霆野接到一项新任务:负责筹备营区的“军营开放日”。与以往不同,这次要突出互动性和教育性。
“爸爸,我可以提建议吗?”予宁听说后,迫不及待地拿出自己的小本子,“我觉得应该让小朋友试穿军装!还可以模拟站岗!”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建议大多被采纳了。
开放日当天,予宁成了最小的“解说员”,向参观的小朋友介绍各种装备。予安则设置了绘画角,教孩子们画军事题材的画。
最受欢迎的环节是“小小指挥官”体验区,孩子们可以学习简单的队列指挥。予宁自然成了示范者,他严肃认真的模样逗乐了大人们,却赢得了孩子们的一致认可。
盛夏时节,林小雨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她怀孕了。
“我要当姑姑了!”予安兴奋地计划着要给未来的小侄子或小侄子画一套成长画册。
予宁则关心另一个问题:“小宝宝以后会叫我舅舅吗?那我就是长辈了!”一副小大人的模样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随着林小雨的孕期推进,予安开始创作一套新的作品《生命的守护》。她将军人守护国家与母亲守护新生命这两个主题巧妙结合,画作中既有铁血钢枪,也有温柔呵护。
这套作品被她投稿参加一个全国性的公益画展,意外获得了评委的高度评价。
九月开学后,予宁升入二年级。他主动请缨担任班级的“安全委员”,负责课间活动的秩序维护。
“我们予宁越来越有责任感了。”孟沅欣慰地对丈夫说。
宋霆野看着儿子认真检查教室门窗的小身影,眼中满是骄傲:“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学习什么是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