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的恐惧早已被自豪取代——
能跟着这样的大明打仗,能亲眼见着这般改天换地的力量,值了!
浑河的水流哗哗作响,带着水汽的风拂过他们的脸颊。
远处的巨炮轰鸣声已歇,但那三朵连环的殉爆云,却像烙印般刻在了他们心里。
游击小队握紧刀枪,继续向前推进,脚步比来时更稳、更坚定——
身后是越来越强的大明,眼前的敌人,不过是待清扫的尘埃。
方正化站在轨道车上,望着远处盛京废墟的方向,笑得恣意张狂:
“哈哈哈!
八旗骑兵再强又怎样?
六次入侵大明又怎样?
只要大明有圣主,我们什么都不怕!
任何威胁都不怕!”
他拍着身旁的巨炮炮身,语气里满是豪情:
“古有三箭定军州,今有三炮平盛京!
这才叫真正的‘洗地’!
你们瞧,那盛京还有半分皇城的模样?
谁来了能信这里曾是一座巨城?”
身后的建工们仍在埋头铺设道床,木槌敲击声、榫卯扣合声此起彼伏。
他们早已练得熟能生巧,却也懒得去琢磨巨炮的威力——
反正道床铺得再快,也赶不上巨炮平一座城的速度。
圣主旨意是“一路向北”,他们便只管将轨道向前延伸。
如今大明重工的预制道床已实现流水化生产,向洮州的铺设从未停歇;
黄河上的大桥方案也已敲定,建工与重工联手施工,铺设队伍很快就能运着机车过黄河,后续轨车会源源不断送来材料,工程进度半点不受影响。
方正化带着御马监卫继续向北推进,盛京的废墟自有游击队进入确认战果,他的下一个目标直指科尔沁草原。
科尔沁虽是盟旗,却仍保留着鞑靼旧俗:
没有固定城池,首领居住在巨大的顶帐中,部落按地位向外围扩散,四周便是广袤的养马草场。
一旦需要征战,中心帐的牛角号吹响,各帐战兵便自行到马场集结,骑兵呼啸而出,机动性极强。
科尔沁的部落规模以帐篷计数:
上千帐便是中型部落,而三千帐以上的大型部落竟有十二个。
这意味着他们能动员八万以上的兵员,加上家眷总人口达三十万。
更令人心惊的是,他们蓄养的奴隶大多是掳掠来的明人——
这些明人被安置在草场外耕作养马,二百多年的世代累积,许多人早已默认了奴隶身份;
忘了自己曾是大明子民,更没想过大明会来解救他们。
“成化犁庭”的不彻底,终究留下了隐患。
“科尔沁的骑兵交给我们!”
方正化指着草原的方向,对身旁统领下令,
“巨炮轰帐篷不值当,但轨车能把我们送抵腹地,总能找到他们的聚兵点!”
而解救那些可怜的明人奴隶,则成了游击军的新任务——
他们将深入草场,挨帐搜寻,让那些世代为奴的同胞知道:
大明没有忘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