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后,他准备回寝宫就寝,刚走到珠帘前,却瞥见御书房里还亮着灯。
走近一看,徐琳达正弯腰收拾桌上的资料,手里的纸页叠得整整齐齐,旁边还放着个装实验记录的木盒——
明日起,她就不是学生了,得去化学科独自搞研究。
“御案上那本册子,你也带走吧。”
朱有建隔着珠帘开口,声音轻缓,
“是这段时间总结的化学原理,或许能帮你理清些思路。”
徐琳达闻言一愣,抬头看见珠帘后的身影,赶紧应声:“谢先生!”
手里攥着资料的指尖却悄悄收紧——
心里又酸又涩,往后成了研究员,所有实验和研究都得靠自己扛,可好多原理她还一知半解。
虽说对化学的兴趣浓得化不开,可不懂原理就像摸黑走路,她也想再问问陛下,可转念又想,陛下日理万机,哪能总为她的事操心?
只能把疑问咽回肚子里。
内侍进来给灯加了层纱罩,昏黄的光柔和了不少,随后轻手轻脚地退出寝宫,守在门外。
朱有建望着窗外的夜色,心里暗自叹口气——
他向来不习惯睡觉时有人在近处候着,毕竟半路而来,实在是没有培养出养尊处优的性子,他觉得睡觉是最私密的事,连威龙都不喜欢有人站在窝边,更何况是他?
此刻御书房的灯渐渐灭了,西苑彻底静了下来,只有晚风偶尔吹过窗棂,带着几分凉意。
西苑的回廊下,挂着的白炽灯透着暖黄的光,不用再像从前那样点着灯笼,走夜路也亮堂得很。
不光是西苑,皇庄、香泉镇和新义镇也都用上了这种灯——
不用拉长长的电线,每盏灯配着一块电池就能亮,虽说没法调暗亮度,只能靠加灯罩挡挡光,但好歹能随手关掉,比油灯方便多了。
朱有建起初还琢磨着拉电线搞集中供电,可转念一想就放弃了——
这得先有电厂,可现在连相关的科技底子都没有,哪能造出电厂?
李雷闪能凭着他给的原理,做出银锌电池已经很不容易了。
幸好大明现在白银储备足,要是换了别的缺银的朝代,这电池成本高得根本用不起,哪像前世的酸碱性电池,便宜又耐用。
现在用的银锌电池,性能倒是稳定,污染也小,还比最开始半人高的原型机便携多了,可个头依旧有公文包那么大,揣着走还是有些沉。
研究院也组织人研究过更轻便、成本更低的电池,可架不住对化学知识了解得太少,试了好几种金属,都没找到能替代银锌的——
要么性能差,要么成本更高,最后只能维持现状。
不过眼下也够用了——
基于这种电池的电报,很快就要配给远征军、海师和工程司,以及出任务的快应队。
等他们带着设备到了各地,就能及时传消息回来。
至于更轻便的电池,只能等以后科技迭代了,现在能有这成果,已经比预想中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