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追求超远射程,不如试试火箭技术,直接用推进发动机给弹头提供持续动力——
别说现有火炮百公里的射程,就算是一千公里,理论上也能实现。
可眼下最大的难题卡在了制导上:
这个时代没有芯片,没法给火箭弹装精准的制导系统。
没有制导的火箭弹就是“盲射”,打出去根本不知道会落到哪儿,再远的射程也只是空有威力,没法真正用于实战。
鲁总监也劝过陈大匠,说现阶段的歼城炮已经够用,没必要再花精力、砸经费研制更远的型号。
可陈大匠压根没听进去,依旧一门心思扎在研究室里,天天对着炮管和炮弹图纸琢磨。
幸好他带了不少徒弟,平日里能帮着处理杂事,还会按时给师父带饭——
否则以他这“不管不顾”的劲头,怕是要在研究室里饿肚子,连觉都会忘了睡。
其实像陈大匠这样的人,研究院里还有不少:
有些课题明明看着已经走到了瓶颈,实验数据一次比一次差,他们却不肯放弃,总说“再试最后一次”;
有些想法在旁人看来异想天开、不切实际,他们却依旧埋头画图纸、做模型,半点不被外界的质疑影响。
没办法,这种认准了方向就不回头的性子,旁人劝不动也拦不住。
不过谁也说不准,说不定哪天他们就真的突破了瓶颈,研究出的东西,会是足以惊艳整个大明的新发明。
曹化淳站在朱有建身边,脸上满是掩不住的担忧,话里藏着焦虑:
“圣主,您身边虽说跟着不少护卫,可老奴总放心不下您的安全——
万一有不长眼的歹人混进来可怎么好?”
朱有建却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轻松地解释:
“你别担心,皇庄里现在有六千快应三队的人正在培训,个个都是能打的好手;
王德化还带着六千卫队守在外围,论防御和攻击能力,皇庄如今的力量一点都不弱。
你再看周边那些棱堡,每一座里都有监卫驻守,岗哨轮班不停,戒备森严得很,没人能轻易闯进来。”
他顿了顿,忽然想起活僵,又补充道:
“别说只是些莫须有的敌人,就算真有活僵来犯,咱们也不怕。
活僵吓人的从来不是单个战力多强,而是那没完没了、杀不尽的数量。
可皇庄别的不多,石油和高压缩燃料管够,真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大不了一把火烧过去——
火焰能烧透活僵的躯体,再多也能烧得干干净净。”
“更何况现在有无线电报,通讯方便得很。”
朱有建抬手指了指不远处亮着灯的电讯房,玻璃窗户里能看到操作员忙碌的身影,
“真要是出了什么事,你们不管在辽东守矿,还是在南洋护航,随时都能收到消息回京勤王,真没必要这么忧心。”
可这番话没能完全打消所有人的顾虑。
赤衣卫的人听说刘二逄会带着布道队离开京城,心里更觉得自己责任重大——
他们本就是圣皇亲选的护卫,守护圣皇安全是刻在骨子里的本分。
几人凑在一起商议了半宿,干脆把队伍分成八队,每队驻守在西苑周围远近不同的八座棱堡里,日夜轮班值守,连吃饭都轮着来,不敢有半点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