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门关的战事陷入了令人绝望的僵局。
连绵的暴雨仿佛没有尽头,将整个世界化为一片泥泞的沼泽。
汉军的攻势虽猛烈,却难以取得决定性进展,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代价。
而关墙之上的李世民、冉闵联军,则凭借地利和恶劣天气苦苦支撑,伤亡同样巨大,士气在潮湿与疲惫中不断消磨。
汉军大营,中军帐内。
气氛凝重。
虽然接连取胜,但眼前的天气却成了最大的敌人。
司马懿看着帐外丝毫没有减弱迹象的暴雨,眉头紧锁:“诸葛都督,如此天气,我军攻坚利器尽废,士卒疲敝,长期耗下去,恐生变故。是否暂缓攻势,待天晴再战?”
诸葛亮端坐案前,羽扇轻置一旁,目光却仿佛穿透了帐幕,望向了苍穹。
他缓缓摇头:“司马都督,我军势盛,贼军势颓,此正一鼓作气之时,岂可因天时而顿足?况李世民乃世之枭雄,若予其喘息之机,必如困龙入海,再难制约。”
“然天公不作美,如之奈何?”徐晃忍不住道。
诸葛亮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天时虽不利,然人谋亦可胜天。亮不才,愿设坛祈禳,向上天借三日晴空,以毕全功!”
“祈雨?”帐中众将皆是一怔。
李存孝、宇文成都等猛将面面相觑,他们信奉手中兵刃,对此等玄术将信将疑。
司马懿眼中则掠过一丝极深的忌惮与惊疑,他深知诸葛亮多智近妖,却不想其竟敢行此逆天之事?
若成,其人在军中之威望将如日中天,再也无人能及。
若败,则……
“诸葛都督,此事……有把握吗?”张合小心翼翼地问道。
诸葛亮淡然一笑:“尽人事,听天命。为将者,当利用一切可乘之机。速去准备祭品,于营后高地处设立七星坛,按我吩咐布置。”
尽管心存疑虑,但无人敢违抗诸葛亮的命令。
汉军效率极高,很快,一座简易却符合法度的七星坛在营后高地搭建起来。
坛高七尺,分三层,周围按北斗七星方位排列四十九盏明灯,中间设香案,陈列祭品。
是夜,雨势依旧滂沱。
诸葛亮沐浴更衣,身披道袍,散发跣足,缓步登坛。
伍文定、陈庆之二人各捧宝剑、印绶,侍立左右。
坛下,汉军众将——包括司马懿、李存孝、宇文成都、徐晃、张合等,皆肃然而立,目光复杂地望着坛上那道在风雨中显得有些单薄的身影。
无数士兵也默默注视着高地,心中混合着期待、怀疑与敬畏。
诸葛亮于案前焚香祷告,手中桃木剑指天划地,步罡踏斗,口中念念有词,声音在风雨声中若隐若现:
“……伏望上天垂鉴,大汉气运攸关,念将士征伐之苦,怜苍生倒悬之急……暂收滂沱之雨,借三日之晴,助我王师,克定祸乱……亮虽愚鲁,愿承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