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脚下的银杏村,因一棵千年银杏树得名。这棵树矗立在村口,见证着四季更迭、人世轮回。深秋时节,满树金黄,风一吹便洒下万千把小扇子,铺满整片土地。
春生第一次见到小满,就是在银杏树下。
那年他八岁,跟着父母回到老家暂住。城里来的孩子不适应乡村生活,总是独自一人。那天午后,他溜达到银杏树下,发现有个小女孩正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将掉落的银杏叶排成圆形。
“你在做什么?”春生问道。
小女孩抬起头,露出一张清秀的脸庞,眼睛亮晶晶的:“我在做太阳。你看,这些叶子金黄金黄的,不像太阳吗?”
春生蹲下来帮她。他们一起把银杏叶排成放射状,中间用石子点缀。工作完成后,小满从口袋里掏出两块芝麻糖,分给春生一块。
“我叫小满,生在二十四节气的小满那天。”“我叫春生,生在立春那天。”
两个孩子相视而笑,坐在银杏树的凸起的树根上,晃着腿吃糖。从那天起,春生和小满成了形影不离的伙伴。
春天,他们一起在树下认字读书;夏天,他们在树荫下纳凉,听村里老人讲银杏树的神话传说;秋天,他们收集最美的银杏叶,压在书本里;冬天,他们在树下堆雪人,给光秃秃的树干系上红绳。
时光如梭,转眼八年过去。春生的父母决定搬回城里,那时他十六岁,小满也是十六岁。
告别的那天,秋意正浓,银杏树一片金黄。
“我要走了。”春生低着头,不敢看小满的眼睛。
小满沉默许久,然后从脖子上取下一条用红绳系着的小布袋:“这里面是一片银杏叶,我特意选的,形状最完美,颜色最漂亮。你带着它,别忘记银杏村,别忘记...我。”
春生接过还带着体温的小布袋,紧紧攥在手心:“我一定会回来的。你等我。”
他从书包里掏出一把小刀,走到银杏树前,在树干上小心翼翼地刻下两个字:“春生、小满”。
“等我们回来的时候,字会长大吧?”小满摸着那浅浅的刻痕,泪中带笑。
春生跟着父母走了,小满站在银杏树下,看着他的背影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在蜿蜒的山路尽头。
春生走后,两人开始通信。起初一周一封,后来半月一封,再后来,信越来越少。城市生活改变了春生的轨迹,他考上了大学,认识了新朋友,包括欣赏他的女同学。而小满在村里继续生活,帮着家里操持农活,偶尔有媒人上门说亲,她都婉言谢绝。
她常常坐在银杏树下,读春生寄来的信,抚摸树上那已随着树木生长而变得粗糙模糊的刻字。
又是一年秋天,小满收到春生的信,字里行间透露着犹豫和迷茫。他说城市里有很好的机会,有教授欣赏他的才华,想推荐他出国深造。信的末尾,他写道:“也许我不该让你一直等我。”
小满捏着信纸,在银杏树下坐了一整夜。天亮时,她回信只有一行字:“银杏树年年金黄,我岁岁等候。”
春生收到这封简短的回信时,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边是出国深造的机会和一位对他有好感、家境优越的女同学;另一边是记忆中那个站在银杏树下的姑娘和年少时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