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又热闹了一阵,大家才慢慢离开。
最后就只剩下了药监局孙局长、燕京医科大附属二院院长席慕白,内二科主任季蔻。
“孙局长,这些抗癌药会纳入医保吗?”等人都走了以后,院长席慕白问出了自己最关切的问题。
“怎么?老席你担心这些药定价会很高?”孙局长抿了口茶水,脸上全都是喜悦的表情。
“不能不担心啊,我不知道这些药是哪家公司研制的,这么好的效果,怕是投入了不少研发资金,人家投入了自然是要赚钱的,希望最后定价不要太高了。”
“席院长说得是,孙局长,这些药简直就是神药,如果定价太高让患者吃不起,那就太可惜了。”季蔻常年在医疗第一线,知道那些重病家庭有多惨。
“怎么?你们对我这个药监局局长一点信心都没有?”
“孙局长,现在是市场经济,人家研发公司抵死了要高价,不进医保,您也没有办法啊。”
席慕白跟孙局长很熟,也不怕得罪他。
“放心吧,我的院长、主任,这款药铁定了进医保,而且全都由国资药厂生产,保质保量,你们把心放到肚子里吧。”
孙局长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这些抗癌药包括之前十几种慢性病药的专利,刘阳全都上交给了国家。
整个药物研发根本就没花费国家一分钱。
这些药物只有生产成本,能花几个钱?
“真的?都能进医保?”季蔻季主任听到孙局长的话后,脸上满是欣喜。
“嗯,季主任,不光这些抗癌特效药,还有之前的十几种慢性病特效药统统都会纳入医保,怎么样?现在放心了吧。”
“您是药监局局长,您都说了,我哪里还会不放心?”季蔻笑得很开心。
“对了,孙局,刚才你说这些药都要放在国资药厂生产?”席慕白刚才听到孙局长说的时候,就想问了,不过被打岔了。
“对,全都放在国资药厂生产,现在国内仿制药有多混乱,你们比我清楚。”
“很多厂家,为了压缩成本,简直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连疫苗都敢胡来,这种厂家不配生产药品。”
孙局长想要收拾这些厂家已经很久了,可是在利益的驱使下这些厂家前赴后继。
这家还没整改好,那家又出问题了。
真的是让他苦不堪言。
“孙局,国家集采一方面是为了广大的老百姓,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为了国内的这些药厂。只是很多药老板心肠太黑了,仿制药好好生产药效也能保证,可是为了赚钱,偷工减料,生产出来的药效果实在是太差了。”
席慕白很有资格抱怨,很多一线的医生都在反馈,现在好些药质量越来越差。
“老席,这些药老板,又不舍得投入研发新药,对他们来说制药就是门生意,当然是怎么赚钱怎么来了。只要钱到手了,他才不会管其他的。”
孙局长坐在这个位置,很多事情都看得非常的清楚。
国内绝大部分的药企根本舍不得投入研发资金,没有资金投入,自然就不会有原研药。
没有原研药就只能靠仿制药吃饭。
大家都在生产仿制药,而仿制药的蛋糕就那么一点,为了抢饭吃自然就会内卷。
为了利润,偷工减料这种行为必然会屡禁不止。
小东洋在这方面脑子就很灵光。
这些家伙也没有大把资金投入新药研发,可是架不住脑子活啊。
他们把《伤寒论》上无数的方子制成了方便的药剂出售。
什么葛根汤、桂枝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
一方面把这些药剂卖到全世界,大把大把的赚钱。
另外一方面又大量低价收购国内的优质中药材。
两头吃,钱是赚得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