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侯耿炳文!
曹国公李景隆!
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徐增寿!
...”
李暄到底是硬生生靠着烂笔头子,一步一步在青云路考上来的。
他记性是真好,基本把这次去了东瀛的人的名儿,都给念了一遍!
奉天殿里阎王点卯。
本来大家都是低着头,捧着笏板,老老实实的。
不过让李暄挨着个的点名。
一个接一个的人,开始把头抬了起来,眼里都是意外!
震惊!
当然最不缺的,就是感动!
哇扣!
这李太师!
太仁义了!
我们就过去走个过场,这都能说我们立的是大功!?
而且这请功的时机也好啊!
挑的太关键了!
好像如果不封我们,人家就愧领这太师太傅一样!
这次去了东瀛的人,基本全员都被点了一遍,当然大家开心,对李暄感恩戴德。
然而却唯独有两个人很不高兴。
就是黄子澄齐泰。
俩人听了半天,都没听见自己的名儿。
脸上表情立马难看的要命。
什么意思!
公报私仇是吧!
我们呢!?
我们没立功!?
你李暄说话可得凭良心啊,连李景隆这些走了趟过场的,你都说人家立大功了!
那老夫俩人,可是比你李暄还要先到东瀛!
你不提我们啊!?
“陛下!正是因为有如此多的功臣前赴后继!臣才惭愧得了个首功。”
“若是陛下不先封这些功臣,臣又如何好意思领封赏呢。”
奇迹行者还在...
不对,是李暄还在推脱。
他得找个理由,把这封赏给推了,他肯定不能领!
不然回家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
李暄脑子转的很快,找了个朱元璋最不能忍的理由,也是最忌讳的逆鳞。
就是臣子逾矩。
这封赏老朱同志可以主动封。
但自己要是替别人请封!
还带着点威胁的意思。
那可就触及到朱元璋的雷区了。
一番慷慨激昂的激扬文字。
李暄心里感觉稳了,低下去头,嘴角不可抑制的上扬不少。
稳!
这回应该算是一箭双雕。
说不定朱元璋会龙颜震怒,直接把他下狱!
朱元璋:你不想当这个太师太傅?
还敢抢朕封赏的权力!?
大胆!
那你就别当了!
滚去等死吧!
下狱!
李暄脑子里都有真实度很高的画面想象出来了。
而且不止是他想到了这一点。
黄子澄方孝孺,还有齐泰这些人,也想到这点了,面面相觑对视了一眼,嘴角无法抑制的上扬!
他们能确定。
李暄这是飘了!
不知道天地为何物了!
敢抢皇上封赏功臣的权力!
你找死啊!
想到这一关键处,他们已经都有点抑制不住内心高兴的心情了。
憋笑憋的很难受。
难绷!
我们还没怎么着呢,李暄自己突然就捅了自己一刀!
然而就在他们幸灾乐祸时。
朱元璋的龙嘴张开了:
“说的也是!”
“嗯,景和还没领这个太师,就教朕做起事来了,不过有道理,封赏确实不能偏颇。”
“这样!”
“着礼部吏部议个章程出来,刚刚景和提到之功臣,皆有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