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华接过账本,仔细核对后,在 “献军饷一百六十万两” 的字样旁签下名字。“你明天亲自把银子送到内务府,顺便把定制款的清单也带上,让他们禀报陛下,就说这些利润,都是靠与辽国商贸所得,可用于边疆军饷和火器研发。”
他知道,这三百万两不仅是数字,更是他向陛下表忠心的 “投名状”。在圣上对他仍有猜忌的当下,唯有实实在在的功绩,才能打消疑虑。
内务府的管事收到银子和清单,不敢耽搁,立刻进宫面圣。御书房内,圣上看着账本上 “一百六十万两入军饷” 的字样,手指轻轻敲击桌案,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这李正华做生意的天赋一点也不比火器上差了分毫,靠着两瓶香露,竟能为朝廷创收三百万两。”
李德孝躬身道:“陛下,李大人不仅会做生意,火器也没落下。军器监那边传来消息,连珠炮的炮架改良已完成。”
圣上点点头,目光落在窗外,语气带着几分感慨:“朕之前还担心他拥技自重,如今看来...诶...他这两个月的勤勉,朕都看在眼里。”
同一时间,辽国上京的皇宫内,辽主正看着贡货坊送来的账本,脸上满是复杂。三个月内,仅香露一项,就从贵族豪绅手中敛得一千七百万两白银 —— 这是他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数字。可当看到 “支付宋国货款共计五百万两” 时,眉头又紧紧皱起。
“一千七百万两入国库,却要给宋国五百万两,这跟给他们‘纳贡’有什么区别?” 辽主将账本摔在桌案上,语气带着几分恼怒。
耶律洪站在一旁,躬身道:“陛下,虽支出五百万两,但剩下的一千两百万两,足够咱们扩充三万骑兵,还能投入火器研发。只要咱们的火器能赶上宋国,日后定能连本带利讨回来!”
辽主沉默片刻,缓缓点头。他知道耶律洪说的是实话。这两个月,他已用这笔银子从西域购置了大批战马,还从宋国边境偷偷掳走了几名铁匠,试图仿制连珠炮。虽然几次试验都以炸膛告终,但他仍不死心 —— 只要能造出自己的火器,就不用再受制于宋国。
“火器研发的进度要加快!” 辽主语气坚定,“再征调一批青壮,编入军队,日夜操练。朕要让宋国知道,咱们辽国,不是靠几瓶香露就能打垮的!”
耶律洪躬身应下,心里却隐隐不安。他最近收到潜伏在开封的间谍传回的消息,李正华不仅在做香露生意,还在改良火器,连珠炮的射程已能达到三百五十步,远超辽国现有的武器。可他不敢将实情告诉辽主 —— 怕动摇军心,更怕被斥责办事不力。
而远在开封的李正华,早已通过王爷得知了辽主的动向。“辽人用咱们赚的银子养兵、研发火器,真是‘借咱们的刀,想杀咱们的人’。” 王爷坐在金粉阁的书房里,语气带着几分嘲讽,“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军器监改良的连珠炮,已送往前线,刘将军说,有了这新炮,辽人的骑兵根本不敢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