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理解他的顾虑,叹了口气:“你说得对,树大招风。不过你放心,有本王在,定会帮你周旋。往后上朝,多听少说,若是遇到不懂的,就看本王的眼色,别轻易表态。”
两人并肩走出太和殿,雪花落在朱红的宫墙上,很快融化成水珠。李正华看着手中的免死金牌,心里满是感慨 —— 从川河的小商户,到如今的开国男,能上朝旁听,这一路走来,有贵人相助,有自身勤勉,更有圣上的 “用之疑之”。他知道,这只是新的开始,往后的路,需要更加谨慎。
回到静云府,李正华将免死金牌郑重地放在书房的暗格里,又将爵位诏书交给李正文保管。“这免死金牌,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动用。” 他对李正文说,“爵位虽好,却也会引来更多觊觎,往后商号的生意,要更加低调,尤其是与辽国的商贸,别再主动扩张,维持现状即可。”
李正文点点头:“大哥放心,我明白。以后商号的事,我多跟张萧兄商量,绝不会给你惹麻烦。”
张萧此时也来了,看到李正华,连忙拱手道:“正华兄,恭喜你获封爵位,还得了免死金牌!国子监的先生们都在说,你是‘布衣封侯’的典范,要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你的事迹呢!”
李正华无奈地笑了笑:“别听他们瞎传,我就是个普通工匠,能有今日,全靠陛下恩典和大家帮忙。”
张萧点点头:“我明白。对了,下次上朝,你要是有不懂的礼仪,我可以教你。咱们大宋的朝会规矩多,可不能失了礼数。”
李正华感激道:“那就多谢贤弟了。”
接下来的几天,李正华一边跟着张萧学习朝会礼仪 —— 如何跪拜、如何应答、如何站位,一边继续关注军器监的火器研发。
腊月初一,是李正华第一次上朝旁听的日子。天还未亮,他便起身,穿上朝廷赏赐的青色官袍,腰间系着开国男的腰带,在张萧的陪同下,前往皇宫。
太和殿内,文武百官已按品级站好,李正华按照礼仪,站在文官队伍的最后,目光平视前方,不敢有丝毫懈怠。
朝会开始,圣上首先询问了边疆的军情,兵部尚书上前禀报:“陛下,边疆尚未有动作.......”
接下来,户部尚书禀报了国库的收支情况:“陛下,近两月,靠与辽国的香露商贸,国库增收三百万两,其中一百五十万两已用于边疆军饷,五十万两投入火器研发,剩余一百万两,可用于明年的春耕。”
“很好。” 圣上点点头,目光扫过群臣,“如今国库充盈,边疆稳固,皆是众卿努力之功。只是,辽人近日动作频频,据探子回报,他们正在扩充军队,研发火器,诸位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