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上收到禀报后,心里松了口气。他知道,有了这些先进的火器,边境的防御就有了保障,西夏和大理也会更加忌惮我们的实力,不敢轻易与辽国合作。
兴庆府的丞相府内,梁乙埋将宋国使者王旦送来的书信反复翻看,指尖在 “降低关税”“共享农耕技术” 等字眼上摩挲。王旦的言辞恳切,承诺的条件也足够丰厚,可他心里始终存有疑虑 —— 辽国使者耶律达的话还在耳边回响,宋国若真无野心,为何要不断研发火器、扩张边境?
“丞相大人,宋国的条件确实诱人,尤其是农耕技术,咱们西夏多戈壁,粮食产量一直上不去,若是能得到宋国的帮助,百姓的温饱问题就能解决大半。” 府中幕僚忍不住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心动。
梁乙埋放下书信,眉头紧锁:“话虽如此,可辽国使者说的也并非没有道理。宋国的火器越来越厉害,连辽国都不是对手,若是咱们真的完全依赖宋国,日后他们一旦翻脸,咱们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算计,“这样,你去回复王使者,就说咱们陛下对宋国的诚意很满意,愿意重新考虑贸易往来,但需要时间与大臣们商议,让他们先回去等候消息。”
幕僚有些不解:“丞相,咱们这是……”
“这叫缓兵之计。” 梁乙埋冷笑一声,“宋国急着挽回贸易,咱们正好借此拖延时间,看看辽国那边的动向,也看看宋国接下来的反应。若是宋国真的没有野心,后续定会再抛出更多好处;若是他们有异动,咱们也能及时应对。”
另一边,王旦收到回复后,心里顿时明白了西夏的心思。
他站在驿馆的窗前,望着兴庆府的街道,对随从说:“西夏这是在观望,他们既想要宋国的好处,又怕被咱们吞并,所以故意拖延时间。看来,仅凭言语和承诺,很难让他们完全信任咱们。”
随从忧心忡忡地说:“使者大人,那咱们该怎么办?若是西夏一直拖延,辽国那边再继续游说,他们说不定真的会和辽国合作。”
王旦摇摇头:“别急,咱们先按计划行事,把这里的情况禀报给陛下,让陛下和李大人定夺。西夏和大理虽然暂时停止了与咱们的贸易,但也没有立刻与辽国结盟,这说明他们还在犹豫,咱们还有机会。” 他立刻提笔,写下一封密信,派人快马送往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