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华亲自在工坊里指导,解决打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每一个炮管都符合标准。
穿甲弹的研发也在同步进行。工匠们按照李正华的要求,将淬火钢打造成尖形的弹头,然后在尾部加装尾翼。李正华还亲自调整穿甲弹的火药配比,确保它能有足够的初速度和穿透力。
与此同时,宋国、辽国、西夏和大理四国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开封的军器监。宋国的圣上和大臣们,期待着李正华能尽快研发出新型的火器和穿甲弹,帮助宋军打败辽国的 “铁浮屠”;辽国的耶律洪基和耶律洪,则害怕李正华研发出新型的火器,他们不断地派间谍潜入开封,试图破坏李正华的研发工作;西夏的李乾顺和大理的段和誉,也在密切关注着军器监的动向,他们知道,李正华研发的新型火器,不仅会影响辽国的战局,也会影响他们自己国家的命运。
辽国的间谍多次试图潜入军器监,破坏研发工作。但李正华早有防备,他在军器监的周围布置了大量的暗卫和禁军,严密监视着每一个进出军器监的人。
间谍们不仅没有得逞,反而被宋军抓获了不少。耶律洪基得知消息后,心里满是愤怒和无奈,他知道,想要阻止李正华研发新型火器,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如今只能祈求李正华不那么顺利些。
西夏的李乾顺和大理的段和誉,也收到了间谍送来的情报,得知李正华的研发工作进展顺利。他们心里满是担忧,开始重新评估与辽国合作的风险。
李乾顺甚至私下里派使者去开封,与宋国的使者接触,试探宋国的态度,试图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开封城内,圣上也收到了西夏使者私下接触宋国使者的情报。他对李正华说:“李正华,西夏的李乾顺已经开始动摇了。咱们只要能尽快研发出新型的火器和穿甲弹,打败辽国的‘铁浮屠’,李乾顺很可能会放弃与辽国合作,重新与咱们结盟。”
李正华点点头:“陛下,臣也这么认为。西夏和大理之所以与辽国合作,不过是害怕咱们吞并他们。只要咱们能在战场上取得更大的胜利,展示出更强大的实力,他们就会知道,与咱们合作才是唯一的出路。”
圣上笑着说:“好!那你就加快研发的进度,朕等着你的好消息!”
数日后,辽军第五座城池的废墟上,硝烟尚未散尽。
刘大将军站在城头,望着远处辽军 “铁浮屠” 撤退的方向,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三天前,第一批 “破甲炮” 和 “透甲弹” 历经千里加急,顺利送达前线。当工匠们将炮管架起、装填好透甲弹时,连身经百战的刘大将军都忍不住屏住了呼吸。
“将军,辽军的‘铁浮屠’又杀过来了!” 副将指着远处尘土飞扬的方向,声音带着几分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