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就还做了两条。
余光中,他看到萧屹闲适地夹起一片鱼脍放入口中,微微眯起眼睛露出享受的样子。
关策恍然大悟。
天老爷啊,你们是一点也不低调啊!
做的菜是双鲤,拼出的鱼脍还是一对蝴蝶。
新晋c粉头关策表示磕到了磕到了!
身处吃瓜第一线,关策光速上头,“鹤厨娘说得对啊!鲤鱼确实极好。正所谓——青青河畔草……”
他熊熊八卦之火急需宣泄,居然圆眼晶亮亮地吟起诗来: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2)。
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他磕的c是全世界最甜的,差点当场敲碗唱一段。
哎这朝散郎的嘴,还是一如既往的松啊……关鹤谣腹诽。
但这次怪不得人家,她确实是故意做的两条鲤鱼。盖世人以双鲤喻书信,传情达意。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她就是想让萧屹保重身体,就是想让他知道,她一直牵挂着他。
为自己这份执拗的心思,关鹤谣在关策仍未停歇的疯狂打call中,悄悄红了耳垂,却还是禁不住又抬头向席间看去。
萧屹也正看着她。
那目光清润的仿佛刚下过一场缠绵悱恻的春雨,又炙热的仿佛夏夜篝火,随着风野上了天边。
关鹤谣心砰砰直跳。
萧屹往这边看没什么,但她总往席间看却是失礼,并且十分显眼。
她只得尽力挪开了眼。
关策眼瞧着关鹤谣和萧屹对视,前者红着脸不情不愿地撕开了视线,他仿佛都能听见“嘶啦”一声。
五哥和鹤厨娘真是情投意合啊,他又磕到了。
关筝眼瞧着关策又信起来。
大哥和鹤厨娘真是情投意合啊,她也磕到了。
赵锦暗暗叹气。
都说了为保护这鹤厨娘,暂时不能公开松澜与她的关系。人家正士三人偶尔不禁真情流露也就罢了,你傻小子跟着凑什么热闹,没见你五哥表情恨不得吃了你?
他赶紧摁住莫名亢奋的表弟,企图控制事态发展。
赵锦夸赞了关鹤谣几句把话题岔开,又想着既然她菜都上完了,刚好有个理由可以对她进行状态封印,将她自然地从这桌席摘出去,不用再应付众人。
于是赵锦手一挥,带着一丝恶作剧的狭促,“今日得享鹤厨娘高超厨艺,本王总要有些表示,那就——”
关鹤谣屏息。
哎呀哎呀要赏钱了嘛?这可是皇子啊看看他周身的富贵!怎么也得两、三贯钱吧殿下您要是赏个玉佩金杯什么的我也完全可以——
“赏鹤厨娘三百五十文钱吧。”
嗷呜呜呜——!
从此以后,她关鹤谣和英亲王不共戴天!
关鹤谣转瞬气鼓鼓。
她三月三雇马车花的就是这些钱,还玩笑和萧屹说让英亲王报销了。
万没想到他真就只给了这马车钱!
怎么,她家郎君的安危不值钱吗?她的厨艺不值钱吗?
关鹤谣咬着牙福礼谢过。
她却不知,在场还有一个人——为着英亲王这一举动,恨恨地搅碎了手里帕子,正将毒针一般的视线向她射来。
作者有话要说:鲜鱼脍是古代非常受欢迎的食物,尤以唐、宋两朝为甚,“脍炙人口”这词就是这么来的。
但是后来先民意识到生食带来的寄生虫等危害,这道菜才渐见衰微,退出了中餐主流,然后转手让日本捡去了……他们是真的会捡……
据说有唐人著《斫脍书》,但现已失传。只在明朝时候有人转述此书部分内容,称其为“奇书”,说里面记载了各种刀法,比如“有小晃白、大晃白、舞梨花、柳叶缕、对翻蛱蝶、千丈线等名”。
哎好可惜啊好想看啊……
失传是真的心痛。
(1)《膳夫经手录》记载:“鲙,莫先于鲫鱼,鳊、鲂、鲷、鲈次之,鲚、味、魿、黄、竹五种为下,其它皆强为。”
(2)诗为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以“双鲤”代指书信正是典出此诗。因为以前为保护书信,会用两片竹简将其夹住,而这竹简多刻为鱼形。诗中所说“烹鲤鱼”并不是真的烹饪,是借喻。
我的存稿要见底了,正疯狂并缓慢地续命g。
双更好虐,我好废物。
但是一看我嗷嗷待哺的小宝贝儿们,哎。